實踐形成創新案例285項,12項在全國復制推廣,52項在全省復制推廣;片區外貿進出口實現年均增速27.3%,實際利用外資實現年均增速26.3%;以占山東省萬分之三的面積貢獻了全省6%的進出口和3.7%的利用外資……“試驗田”里碩果累累,是青島自貿片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最好見證。
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肩負著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任。2019年8月30日,青島自貿片區掛牌成立。獲批以來,青島自貿片區以制度創新釋放發展動能、發揮加快開放和創新發展平臺作用,實現了高水平開放的全面提升。
在服務和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方面,青島自貿片區發揮的作用愈加明顯。僅今年上半年,圍繞大宗性資源原材料及產品,片區就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實現進出口額665.4億元,同比增長18.9%。
青島自貿片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平臺優勢,積極參與建設黃河流域開放門戶,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地區經貿投資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青島自貿片區
擴寬開放門戶 貿易更暢通
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體系的核心,青島自貿片區積極發揮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優勢,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山東省政府印發的《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方案》提出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山東方案”,140項改革試點任務中,青島自貿片區承接89項。青島自貿片區推行黃河流域“一港通”等通關便利化改革,“智慧海關”、物流監管一體化等聯動創新,以及“數字化倉庫+海外倉”等措施,進一步拓寬了開放門戶,讓青島在與中亞以及整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貿易中,更充分釋放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制度開放紅利。
2023年1-6月,圍繞大宗性資源原材料及產品,青島自貿片區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實現進出口額665.4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出口額149.6億元、同比增長10.5%,進口額515.8億元、同比增長21.6%。
青島自貿片發揮綜合保稅區政策功能優勢,通過保稅物流貿易方式實現進出口388.5億元、同比增長48.5%,占片區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總額的58.4%。
貿易業態豐富 物流更暢通
青島自貿片區新型離岸貿易連續兩年在全省占比超80%、全市占比90%以上;新型易貨貿易實現首票業務通關,貿易額占全省95%……近年來,青島自貿片區跨境電商、離岸貿易、易貨貿易增長迅速,并貿易發展的新增長極。
2022年,青島自貿片區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單量突破2500萬單,進口額實現52億元,占全市進口總額的99.5%。建設跨境電商倉配體系,引進并培育東北亞跨境電商中心倉,提供“一倉發全網”的服務。
青島自貿片區做優易貨貿易業態,在全國率先發起成立跨境易貨聯盟,設立東非、西非代表處,申辦省市兩級跨境易貨貿易協會,累計發展成員274家。
依托重點貿易企業發展離岸貿易,山能(青島)智慧產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山東能源與境外公司簽署煤炭買賣協議,年度離岸貿易額超過5000萬美元。
青島自貿片區探索山東優勢工業產品與非洲國家特種農產品,通過海外倉無縫鏈接,實現“易貨+海外倉+離岸”的多業務、多場景的國際貿易集成融合創新。
共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讓跨境貿易變得更便利。
海上,青島港累計開通90條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航線,“一帶一路”集裝箱吞吐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陸上,開通青島自貿片區中歐班列·中德商通專列,開辟青島自貿片區國際鐵路貨物通關新模式,中歐班列“終點站”直接延伸至“家門口”。為“一帶一路”鋪出了一條越走越寬的新通途。
依托港口優勢,青島自貿片區將青島、日照等重要省內港口至全球重點港口的輪胎海運物流有效整合,通過出口集拼等方式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
加強產業合作 服務企業“踏浪出海”
自貿片區推動相關重點產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強產業合作。片區內,青島福臨輪胎有限公司、賽輪集團等集研發、加工、出口貿易于一體的輪胎企業在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建設生產基地。青島福臨輪胎有限公司投資的金馬輪胎2022年實現產值1.5億美元。賽輪集團2022-2023年在中亞獨聯體國家的非公路輪胎銷售額增長了300%、卡車輪胎銷售額增長了100%、轎車輪胎銷售額增長了50%。
針對輪胎企業聯動發展的痛點堵點,青島自貿片區搭建以輪胎為代表產品的公共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創新數字化倉庫+海外倉聯動發展新模式,推動青島自貿片區大宗商品進口、出口雙向循環發展。青島自貿片區聯合山東港口海外發展集團搭建中國輪胎汽配全球海外倉、供應鏈、物流和展銷平臺,幫助企業將國內工廠庫存前置到海外銷售市場,積極推動輪胎產業集群化“走出去”。
據介紹,保稅倉和海外倉模式通過物流集拼方式可為客戶節約物流成本三至五成,每個40尺超高柜可節省運費2500美元;中東非洲訂單交貨時間可由原來的平均60天縮短到平均20天,交貨效率提高66%。
目前,青島自貿片區聯合企業在阿聯酋迪拜自貿區設立首個海外倉,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挪威等地區布局26個海外倉庫,海外倉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
據介紹,青島自貿片區將擴大海外倉服務平臺的出口業務規模,整合山東地區的輪胎工廠、輪胎貿易商充分利用數字化倉庫平臺+海外倉業務新模式,進一步優化物流集拼、供應鏈融資、國外展會服務的業務流程,降低企業成本、加快企業運營效率,使青島自貿片區數字化倉庫+公共海外倉業務新模式成為企業普遍應用的模式,產品品種從輪胎逐步擴大到汽車零配件、整車等一系列產品,3年內帶動青島自貿片區外貿出口貿易額增加10億美元以上。
擴大開放 拓寬“經濟出??凇?/strong>
青島自貿片區充分利用青島口岸毗鄰日韓、聯通全球與“一帶一路”雙節點優勢,持續深化“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貿易、物流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成功舉辦兩屆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吸引泰國、俄羅斯、日本、伊朗、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國際品牌參展,深化跨境電商平臺對黃河流域一體化發展、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作用,打造黃河流域“經濟出??凇薄?/p>
青島自貿片區推動日本伊藤忠集團依托青島口岸優勢,優化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物流體系,為日本鋼廠打造以青島港為中心的國際中轉網絡,開展鐵礦石、鋁礬土、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國際中轉及進口業務,2019年至今,貿易額達到13.2億美元。推動歐力士中國產業運營平臺總部落戶,積極搭建中日產業超級鏈接者平臺,對日對韓合作不斷深化,金融保理、保險經紀、新能源高端裝備等合作項目進入實質運作階段,有效發揮了中日地方經貿合作橋梁紐帶作用。
此外,青島自貿片區加強中德生態園等合作平臺建設,中德生態園開展中德兩國間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以實際行動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建成山東省內首個中德技術產品交易平臺、“中德商通”經貿合作平臺,經銷商遍布國內30多個省市,服務德國三千多種產品首次進入中國。自貿片區內的青島日本“國際客廳”已吸引歐力士、富士康等世界500強企業項目簽約、投產,荏原、來易特等日資項目紛紛落地,預計到2025年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成,客廳入駐企業將超過200家,工業總產值將超過35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將達100億元。
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繁榮進步的“幸福路”,也是一條合作共贏的“發展帶”,青島自貿片區將發揮對外開放優勢,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投資合作往來,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