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為期4天的2023年國家醫保談判(下文簡稱“國談”)開啟。在經過申報、評審、測算后,共168個藥品進入談判競價環節,為歷年來品種最多的一次,涉及腫瘤、罕見病、慢性病等領域,包括眾多PD-1品種,例如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預計參與新增適應癥談判, CAR-T藥物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等。最終結果有望于12月左右公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現場了解,在“國談”第一日,據不完全統計,有軒竹醫藥、諾華、楊森、億帆醫藥、珍寶島、雅培、大冢、濟民可信、GSK、正大天晴、浙江華潤、健康元等近40家企業代表參與談判,參加談判的企業也是“眾生相”:有的慢慢磨價格,有的直接接受最低價,有的出來撕紙。
通過談判更好地提高藥物可及性,惠及更多患者。在此前國家醫保局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介紹,2023年3月-8月,346種協議期內的談判藥品累計1.23億人次報銷,醫?;鹬С?91.7億元,平均實際報銷比例69.7%。疊加降價和醫保報銷的雙重因素,3月-8月,346種談判藥品為患者累計減負1097億元。
而對于企業,“國談”也在釋放更多的“利好”,相關規則也進行了調整。今年7月份,國家醫保局發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其中提出,對于連續納入目錄“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超過4年的品種,支付標準與4年及以內品種相比降幅減半。天風證券認為,從調整規則來看,藥品在多個階段的降幅都將會更小,預計本次續約規則的調整從多個方面使得降幅更加合理溫和。預計在續約新規則下各家的降幅將小于預期,后續將促進藥品達成更高的爬坡以及峰值銷售。這也體現了對醫藥創新的支持。
重磅藥品云集
9月1日,國家醫保局公布《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其中包括224個目錄外藥品、164個目錄內藥品在內,共計388個藥品通過了形式審查。
10月9日,國家醫保局公布,醫保局對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進行了綜合評審,專家評審工作已結束,接下來將進入談判/競價階段。對于需要談判/競價的藥品將進行支付標準測算評估、企業溝通以及現場談判/競價。
據了解,諾華的奧瑪珠單抗、琥珀酸瑞波西利片,軒竹醫藥的安奈拉唑鈉腸溶片,雅培的非諾貝特酸膽堿緩釋膠囊,億帆醫藥的丁甘交聯玻璃酸鈉注射液、氯法拉濱注射液,大冢的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氯化鈉注射液等通過了醫保形式審查。
據了解,恒瑞醫藥、百濟神州、中國生物制藥、貝達藥業、信達生物、億帆醫藥和康哲藥業等均有多個品種參與本輪醫保目錄調整。同時,榮昌生物、信立泰、君實生物、澤璟制藥等均有重要品種參與本輪醫保談判。
在藥品類型和靶點方面,據天風證券研報梳理,本次談判未有目錄外進口及國產PD-1通過形式審查,國產藥品有目錄內信迪利單抗、卡瑞利珠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替雷利珠單抗。其中特瑞普利單抗、卡瑞利珠單抗以及替雷利珠單抗均有新增適應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相關產品談判將在第二日進行。
在BTK類藥品中,目前已上市的BTK主要包括艾伯維/強生的伊布替尼、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以及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其中,澤布替尼和奧布替尼均參與本輪醫保談判。
在EGFR-TKI類藥品中,目前已上市的EGFR-TKI主要包括貝達藥業的??颂婺?、貝福替尼,艾力斯的伏美替尼,江蘇豪森的阿美替尼,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奧希替尼。
此外,對于行業較為關注的CDK4/6抑制劑,目前已上市的CDK4/6抑制劑主要包括輝瑞的哌柏西利、禮來的阿貝西利、恒瑞醫藥的達爾西利、諾華的瑞波西利和先聲藥業/G1Therapeutics的曲拉西利。其中,瑞波西利和曲拉西利將參與本輪醫保談判。
釋放利好信號
自2019年開始,國家醫保局已經連續四年開展了談判藥品的續約工作,并在2022年6月公布了《2022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首次明確了對醫保目錄內獨家藥品續約采取簡化準入模式與路徑。
隨后,又對一些相關規則進行了調整。如2023年7月,目錄內獨家藥品納入醫保目錄遵照的“簡易續約”規則進一步調整:對于“老品種”降幅減半:對于連續納入目錄“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超過4年的品種,支付標準與4年及以內品種相比降幅減半;對于新增適應癥的品種扣除已有降幅:品種2022年通過重新談判或補充協議方式增加適應癥的藥品,在今年計算續約降幅時,將把上次已發生的降幅扣減;原“二、規則”下2億元、10億元、20億元、40億元從2025年開始相應調增為3億元、15億元、30億元、60億元。
從調整規則來看,天風證券認為,藥品在多個階段的降幅都將會更小,預計本次續約規則的調整從多個方面使得降幅更加合理溫和。
據悉,今年共有168個藥品進入談判競價環節,為歷年來品種最多的一次,但對于今年參與談判藥品的降價幅度,有分析預測,在續約新規則下各家降價幅度將小于預期,后續將促進藥品達成更高的爬坡以及峰值銷售。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國家醫保局規則的調整,是在“保基本”“患者受益”的前提下支持創新,繼續貫徹“價值購買”,現在已經到了國內公眾醫療服務從原來的規模醫療向價值醫療轉變的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在一次行業會議上,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副司長翁林佳在《構建醫藥價格治理新格局 共同成就高質量的醫藥創新》演講提到,醫保部門正在探索建立藥品在不同生命周期下的分階段價格管理機制。在創新藥上市早期,企業面臨短期內通過商業化收益收回成本的壓力,醫保部門更多地關注這些藥品的可獲得性,并給予合理的價格回報。這也被業界解讀為探索創新藥定價新規則。
(記者 朱萍 林昀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