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又有多家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近日,創業板企業貝斯美(300796.SZ)發布公告,擬3.48億元購買捷力克80%股權,實現對后者的全資控股;隆平高科(000998.SZ)正式完成了隆平發展的并表,上市央企節能鐵漢(300197.SZ)也拋出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節能大地及杭州普捷的草案……
一系列案例顯示,并購市場正在回暖。Wind數據顯示,以最新披露日期統計,截至10月24日,今年以來有150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重組事件,而去年全年為109家(剔除并購失敗的企業)。
從交易規模來看,150家上市公司中,披露交易規模的合計有117家企業,總交易規模達4931.51億元。其中,有13家上市公司交易標的總價值均超百億元,長江電力(600900.SH)為年內最大規模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的項目,交易規模高達804.84億元。
資深市場人士認為,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企業并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是資本市場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產業整合成主流
2020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就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形成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
隨后,證監會、滬深交易所緊密跟上,分別制定了《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和《落實工作方案》等。
其中,以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為契機,積極利用并購重組工具做優做強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在監管層的持續推動下,并購重組交易日趨理性,產業邏輯特征日漸明顯,主渠道作用日益彰顯,已成為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以深市為例,2020年至2023年三季度末,深市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含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合計317單,合計交易金額約7600億元;實施重大資產重組209單,合計交易金額約8405億元。其中,單筆交易金額超過100億元的方案有21單,累計交易金額占比過半。
從披露方案來看,以橫向并購、縱向并購等方式進行產業擴張整合交易186單,以剝離資產聚焦主業為目的的產業精簡整合交易54單,合計占比超過七成五,盲目跨界情況得到較大程度的修正,上市公司深耕產業鏈上下游,圍繞主業開展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邏輯特征基本確立。
今年以來,產業并購邏輯持續強化。Wind數據顯示,2023年披露的150單重大重組方案中,以橫向整合、戰略合作為目的的產業并購合計89起,占比近六成。
較典型的如10月19日晚間披露的沈陽機床收購中捷航空航天100%股權、中捷廠100%股權等資產,并購標的均屬高端數控機床領域,主要產品分別有銑鏜床系列、五軸加工中心系列、數控重型液壓機等。沈陽機床認為此舉有助于公司形成完整的產品矩陣,促進公司機床產業鏈更加自主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推進,上市公司“殼價值”被壓縮,市場化并購整合能力得到充分淬煉,特別是在交易估值方面。
數據顯示,深市重組標的2020年至2023年1-9月的平均評估增值率分別為262.63%、231.00%、156.76%、162.16%,交易估值逐步回落,交易行為進一步回歸理性。
在重組交易從套利邏輯回歸至產業邏輯的當下,估值完全透明的“A吃A”并購交易成為新的趨勢。
如廈門市國資委旗下A股上市平臺建發股份(600153.SH)公告,拿下連鎖家居龍頭美凱龍(601828.SH)的控股權;2023年2月,神州數碼(000034.SZ)通過收購正式成為山石網科(688030.SH)的第一大股東;今年2月至6月,山東黃金(600547.SH)通過協議轉讓、二級市場增持,一步步控股銀泰黃金(000975.SZ)。
同時,上市公司還不斷創新收購模式,如恒力石化(600346.SH)分拆康輝新材并借殼大連熱電(600719.SH)上市,這是A股首個由民企主導的“分拆+借殼”上市。
并購整合助力優勢產業快速發展
借助并購重組工具,優質A股上市公司不斷加速資產整合,在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突破、提升企業價值的同時,也推動了符合國家戰略的新型產業快速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2020年至2023年三季度末,深市并購重組交易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其中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三大重點領域重組活躍度較高。
實施完成的重組方案中,從行業分布看,近五成標的屬于制造業,且以電子、醫藥生物、基礎化工、機械設備等高端制造業為主;從交易金額看,建筑材料、國防軍工、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基礎化工等標的行業重組金額合計占比約五成。
其中,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創業板把支持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支持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實現關鍵領域技術突破與戰略布局,在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等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明顯。
注冊制實施以來,截至2023年9月底,累計24單創業板重組項目注冊生效,交易金額合計390.98億元,超70%項目標的資產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超70%項目屬于產業整合并購,有效推動并購重組在服務國家戰略、支持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
“并購重組產業和實體特征更加鮮明,有利于促進上市公司通過重組工具優化產業鏈一體化水平、培育先進產能,推動科技、產業與資本高水平循環?!比A南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說道。
較典型的如綠色新能源行業的廣宇發展(000537.SZ),公司已于2021年9月啟動了重大資產置換,將所持23家房地產子公司股權置出,置入控股股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及關聯方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魯能新能源100%股權,公司主營業務也由房地產開發銷售轉型至新能源投資建設運營。
通過重大資產置換方式,廣宇發展把握國家新能源規劃政策和歷史性發展機遇,積極轉型綠色新能源發電行業,公司業績也持續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廣宇發展實現營業收入28.29億元,同比增長7.23%;實現凈利潤8.08億元,同比增長29.7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楊坪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