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間去,發現人間大美”,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曾經有一民藝展主題為“到民間去”,深受來者喜愛。
邁入2023青島第二屆手造節暨膠東五市手造交流展示活動現場,來自民間、田野、大地中的樸素萬物,自然散發著手造之美的雅俗共賞親近氣韻,召喚著奔赴而來的各地人群。
匠心選取青島百年“母親工業”歷史文化新的傳承坐標紡織谷,青島手造以“節”之名,今年盛啟一個博古融今的“膠東五市手造交流圈”的展示主會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吸引著膠東五市手造匠人、政企學研金等多方智慧,為底蘊深厚的膠東傳統文化傳承,賦能鮮活生動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賡續著造物文脈。
當“青島手造節”與“膠東五市展”錦瑟和弦,共迎時代所需——節賽鏈資源,展會融創意?;谌ツ晔讓檬衷旃澋姆e淀,前期舉辦第二屆手造創藝大賽提前進行的預熱造勢,廣泛鏈接了膠東經濟圈各城市、各行業的優質手造產業資源和優秀創意,擴大了手造節影響力,掀起了手造社會化傳播的熱潮。
亦如活動方的目標錨定:希望實現“舉辦一屆手造節、發現一批好手藝、掀起一片產業潮’的目標“。手造是一種新的生產力,希望展現它的時代風采、文化魅力與精神引力。
穿越時光長河,鐘靈毓秀的齊魯大地上,蘊含著豐富的手造產業,一針一線、一釘一鉚,手造之物孕育著美好獨特的靈魂……由節、賽、展、會等一系列謀劃全局的尋美因子,挖掘出膠東優秀手造項目,造就了極具創新性、引領力的一次本土節會盛事,形成了涵蓋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個膠東城市的“同頻共振”, 推動膠東手造產業發展的美美與共,鳴振膠東經濟圈的城市文化自信。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