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中國測繪學會、中國遙感委員會主辦的“第十六屆智慧城市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已連續舉辦十五屆,將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智慧城市全產業鏈高端盛會,助力智慧城市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
大會現場
海納云,作為數字城市應急安全領域頭部企業參會,展示了其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上的創新技術與實踐成果;海納云首席架構師王瑋在大會同期舉辦的主論壇上發表演講,與諸多專家大咖一道,深度探討應急安全領域的科技成果、行業發展等熱點問題;同時,會上還公布了“2023智慧城市先鋒榜優秀案例”,海納云榮獲三項大獎,印證了行業對其數字技術賦能城市“智”理能力的充分肯定。
海納云首席架構師王瑋發表主題演講
海納云榮獲三項大獎
大會現場,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際歐亞科學院的院士,廣州市增城區委區政府嘉賓,多所高校專家教授,行業協會資深學者等分享了針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最新技術研究,并就CIM等新興數字技術如何更好地賦能產業經濟發展、城市安全運行等進行了深入討論。
大會現場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強調,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是城市更新和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安全、韌性城市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保障,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海納云此次參會,分享了如何以數智驅動的力量,增強城市安全韌性,獲得了參會嘉賓的高度關注與認可。海納云首席架構師王瑋在演講中提到,海納云積極踐行平安中國的國家戰略,充分發揮物聯網、大數據、AI算法、數字孿生等技術優勢,針對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自然災害等領域,構建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網絡,實現城市安全運行動態數據的全面匯聚、智能分析與隱患預警的高效處置。
青島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
以“青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樣板為例,海納云針對青島山海灣的特點,為其構建了“一網絡、一中心、一平臺、廣應用”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完成主城區燃氣、供排水等9大專項風險監測預警應用系統建設。
從科技賦能該項目的視角切入,海納云從基于IoT云平臺實現100+種共1萬余臺智能傳感器數據的接入匯聚,到大數據平臺的分類治理與數據資產沉淀,再從AI算法對各類風險隱患的評估研判,到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綜合監測“一張圖”。目前,海納云為青島成功監測了多起燃氣、水務等領域的風險隱患,及時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青島新發展格局。
科技守護城市安全,海納云一直在行動。未來,海納云將繼續強化軟硬件技術能力與項目落地水平,助推全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