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跨國公司引爆經濟熱點,全球目光再次聚焦青島。
10月11日,全球416家跨國公司領導人匯聚一堂,聚商融智合作共贏,探尋中國發展新機遇。此次峰會上,眾多跨國公司公開表態在華投資信心穩定,蓋瑞特、陶氏化學等一批在華老牌跨國公司亮出本土化發展新思路,將以科研技術為引領,不斷拓展在華布局的深度和廣度。
蓋瑞特:中國創新中心牽頭參與全球研發
蓋瑞特作為全球汽車行業差異化技術的領導者,擁有70年光輝歲月的創新歷史,在汽車渦輪增壓領域是全球創新的先驅者。蓋瑞特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是最早將汽車渦輪增壓技術引入中國的外資企業,目前已在中國建立多個制造和創新中心。
蓋瑞特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越表示:“起步時,我們引入全球技術經驗,與本土客戶一起致力于增壓產品在中國的項目應用。2008年,蓋瑞特倡導‘東方服務東方’戰略,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和平臺建設,為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定制化開發產品。”
蓋瑞特不斷提升在中國的創新技術能力,其中,中國創新中心已牽頭并參與全球產品的研發項目?!拔覀儽就裂邪l團隊為中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客戶定制開發的超大功率帶膨脹端設計的氫燃料電池空壓機產品,預計設備能耗降低20%-30%,已與全球十幾家頭部企業展開技術應用同步開發?!睆堅秸f。
張越指出:“蓋瑞特本土工程能力的建立,離不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下一步,蓋瑞特將依托全球化高精尖技術,與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合作,進一步加快響應市場需求,打造高性價比爆款,搭載我們產品的中國客戶乘用車、商用車出口至全球各地。實現中國創新,中國速度,中國決策?!?/p>
倍耐力:中國市場需求研發推進本地化運營
作為具有近151年歷史的倍耐力是歐洲最知名的工業品牌之一,于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倍耐力全球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倍耐力不斷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投資力度。作為倍耐力全球創新技術和本地化先進生產工藝完美結合的“現實樣本”,山東兗州工廠是倍耐力在全球最先進的工廠之一,專注于高性能乘用車輪胎和摩托車輪胎。
隨著多個高端輪胎制造技術相繼落地,目前倍耐力的四大核心輪胎技術,胎面動態即時自修補技術(SEAL INSIDE)、缺氣保用技術(RUN FLAT)、噪音消除系統(PNCS)和電動車輪胎技術(ELECT),均已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生產。
“通過亞太研發中心創新,我們希望能夠和中國的當地高校開展更多的合作,培養本土化人才?!北赌土喬珔^首席技術官弗朗切斯科·朱利亞諾說,目前,公司在中國已經建立了高端科技聯系網絡,包括輪胎制造、輪胎研發等在內。從OEM原始設備制造商的角度來說,針對本地客戶需求量身打造,真正實現根據中國市場需求進行研發,并推進本地化運營。
陶氏化學:中國是陶氏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
1979年,陶氏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中國已成為陶氏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陶氏化學大中華區政府事務總經理俞昕表示,本土化發展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建立了以商務機構世界級的制造基地和創新基地為基礎的完備網絡,為客戶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在中國的轉型和升級。
陶氏化學在中國第一批引進高通量配方實驗室的材料企業,用數字化的方式代替人去完成部分的研發環節,包括數字測試、分析、建模,包括通過機器人的操作來在電腦上進行處理。同時,通過這種應用機器人和自動化的技術進行配方的配置和自動表征,將液體配方的開發周期從半年大概可以縮短到3-4周。
一直以來,陶氏化學秉承“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理念,面向本土的市場進行產品的創新,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主要聚焦低碳材料、可循環材料、源于生物質材料等,主要應用于電動汽車、電池以及可持續包裝材料。其中,2009年投入使用的上海陶氏中心完全具備面向未來的核心研發能力和面向市場應用開發的能力。
俞昕期待未來能夠有機會跟山東企業有更加緊密的合作,共同為中國的經濟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