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城市建設發展工作,首要前提是要搞好城市規劃。
9月19日,西海岸新區政務網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青島西海岸新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其中提到,近期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化新區,遠期到2035年西海岸新區將全面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
具體到空間規劃,則是依托濱海大道、軌道線網,構建組團布局的新型城市發展帶,形成“一核三區、軸帶貫通、組團發展”的城鎮空間布局。
作為全國第九個、山東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西海岸新區不論是戰略地位還是經濟地位,都舉足輕重。
今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區以2379.41億元的經濟總量領跑青島十區市,在全省16地市中可以排到第七。
看數據,新區確實不負“山東第一區”。
而做好未來的規劃,一定是基于當下對自身發展優勢的明晰以及契合城市發展戰略層面的部署。這一點,西海岸新區在明確定位中亦有體現。
《規劃》中提到,新區將依托雙向開放樞紐區位,發揮世界一流港口自貿試驗區等資源與開放平臺優勢,突出引領型、創新型、樞紐型、共享型四個發展導向,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支撐青島市“六個城市”建設。
基于此,新區明確了海洋強國、融合創新國家戰略踐行區,黃河流域陸海聯動雙循環樞紐,山東半島現代產業發展高地,高品質和美海灣都市區的發展定位。
而透過這一發展定位,也能看出新區致力于將承接國家戰略的最強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的堅定決心。
在具體規劃上,西海岸新區提出將構建“一核三區、軸帶貫通、組團發展”的空間布局:
一核三區即以自貿試驗區聯動拓展區為核心,著力構建唐島灣區域、海洋高新區區域、董家口港城區域三個動力源,分別打造唐島灣金融科創區、海洋高新產業集聚區、董家口港城;
軸帶貫通即依托自貿試驗區、聯動上合示范區,建設??兆再Q走廊;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各類研發中心,建設濱??苿撟呃龋?/p>
組團發展即依托功能區和特色小鎮,建設產城融合、功能完善的城鎮組團。
細看這份空間版圖,無疑釋放出西海岸新區將繼續在開放領域不斷放大自身區位優勢,用好、用足國家戰略,形成“區域共進、全域融合”發展新局面的鮮明信號。
當然,想要實現目標,“人”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對此,《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新區將擁有常住人口300萬,城鎮化率達到90%-95%,實現城鄉高度融合發展。
而要實現人口的增長,前提一定是從人民需要出發,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作為最高標準一以貫之。
在此過程中,便需要做好生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居住空間、出行環境等建設規劃工作。
為此,西海岸新區將考慮外來旅游、跨區通勤等流動人口和人口發展的不確定性,按照服務人口330-350萬人配置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
針對多中心、均等化、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新區將構建“都市區級-區級-組團級-社區級”四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屆時都市區主中心為靈山灣服務中心和唐島灣服務中心,都市區次中心為瑯琊服務中心和北部服務中心。
交通方面,規劃新增青島至日照高鐵,青島至京滬輔助通道高鐵,形成十字型客運鐵路網絡,研究新增一處高鐵站。而聚焦區域軌道交通建設,將規劃7條軌道線路,助力區域TOD開發。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曾表示,新階段,城市發展應在建設資金來源、進城人口結構、產業選擇等方面做出新的抉擇,城市發展動力機制也需要進行重構,城市發展的邏輯起點應由吸引產業轉變為吸引人。城市發展新動能的培育要與城鎮化下半場促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結合起來。
畢竟城市規劃搞得好不好,細不細,直接關系到各項目標能否達到預期;關系區域民眾的生活質量、城市幸福指數(吸引力)能否改善與提升。
未來,這也是留給西海岸新區達成城區空間規劃目標的重要課題。
來源:青島西海岸新區政務網、鳳凰網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