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青島地鐵集團舉辦首屆創新成果頒獎典禮,全面總結地鐵集團十年來的創新工作,表彰優秀項目、單位、個人,展示創新成果,在全集團營造全員創新氛圍,助力青島地鐵高質量發展,共有184項創新成果獲表彰。
表彰會現場
青島地鐵集團堅持以管理創新為引領、科技創新為支撐、五小創新為抓手,相互協調、持續發力,創新已經成為引領青島地鐵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建設創新項目庫、搭建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實施揭榜掛帥、落實創新激勵措施等具體工作,讓一系列創新技術、新管理辦法落地生花。
特等獎表彰現場
據介紹,此次獲評管理類特等獎的“青島地鐵工程班組建設”項目通過首創的“兩進三環四管五?!?,實現了工程安全和實體質量“雙提升”,工人技能水平和收入實現“雙提高”,真正讓一線工人有地位、受尊重、得實惠,以“班組為核心”的建設新生態逐步形成。以集團級示范班組的統計數據為例,工程班組建設摸索、實踐、發展的一年時間里,在安全方面,班組隱患排查能力提升,作業違章率平均降低41%;在質量方面,工序一次驗收通過率提高14%,實體工程驗收優質率達到93%;在效率效益方面,工序銜接順暢,項目生產運行整體效益明顯提升,農民工的價值創造力得到有效釋放。
施工現場
聚焦事業進步,以技術創新成就國際領先水平。預制裝配車站、無柱車站、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關鍵技術等一系列重要技術的誕生、改進和應用,青島地鐵成為引領全國軌道交通行業技術迭代的閃耀新星。其中,全國首創的“雙護盾TBM成套技術項目”的應用,極大提高了地鐵線路建設的安全、質量和效率,在三期線路中機械掘進區間工法已到達95%;“地鐵硬巖暗挖車站主動支護和智慧監測新型支護體系技術”突破了暗挖車站被動支護瓶頸,形成主動支護新型技術體系,其成果得到五位院士高度認可,評價為國際領先水平;行業內首臺兆瓦級飛輪儲能裝置已在青島地鐵3號線掛網,全面推廣后預計全網年節電可達6200萬度。
聚焦群眾創新,以“五小發明”激勵“工匠”精神。電客車車門系統故障預警、供電系統繼電保護技術、電扶梯故障診斷系統為代表的“五小發明”不斷涌現,一例例頑癥痼疾被克服解決,一個個堵點痛點被有效排除,效益效率的“乘法效應”得到了充分體現,涌現出了一批包括齊魯工匠、青島大工匠、青島工匠的新時代匠心人才。
據介紹,此次創新成果典禮,青島地鐵集團共征集了958個創新項目,其中科技創新項目222項,管理創新項目316項,五小類創新項目420項。通經過自主申報、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評選出優秀創新項目184個,獎勵金額170余萬元。
典禮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目標體系中亟待攻堅的難題,青島地鐵為“明挖車站高邊墻混凝土澆筑工藝研究與應用”“地鐵明挖基坑透水巖層止水措施研究與應用”等5個創新項目揭榜掛帥,5個團隊現場揭榜。
下一步,青島地鐵將聚焦“安全、優質、高效、綠色、智慧、和諧”六大創新方向,按照“儲備一批、研發一批、推廣一批”的原則,建立創新目標庫,完善考核、股權和跟投等創新激勵措施,組建專家團隊,將人才分領域、分專業納入專家團隊統一管理。
“我們見證歷史,我們更創造歷史,在這條創新發展之路上,每一個瞬間、每一次改變和每一點進步,都是我們用汗水和時間換來的,都凝聚著全體青鐵人深厚的奮斗積淀,彰顯著超1.5萬名職工勇于嘗試、敢于創新的磅礴力量?!鼻鄭u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君表示,青島地鐵堅持目標導向,以創新加快前進步伐;堅持問題導向,以創新補強發展短板;堅持系統觀念,以創新體系激發活力。青島地鐵集團將以此次創新成果典禮為契機,繼續把握創新之勢,點燃創新之火,鑄就創新之魂,引領未來之潮,為做強地鐵集團、做大地鐵產業,助力青島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