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青島市嶗山區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得知,為優化營商環境,嶗山區推出了“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第三批政策清單共32項具體舉措,新制定出臺了金融法務區、檢驗檢測、“工業上樓”、創投風投、企業上市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用真金白銀切實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服務人才創新創業。今年以來,已兌現產業扶持資金16.8億元。
據悉,青島市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以來,嶗山區高度重視,凝聚起了抓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在二季度青島各區市“摘星奪旗”考核中,嶗山區奪得“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第一。
突出惠企導向 力推政策精準直達快享
7月6日,嶗山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并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面向全社會公布?!兑庖姟吠怀鋈采w、高精準、大力度的特點,包括服務助企、政策惠企、法治護企、市場興企、要素聯企、人文暖企“六大行動”,共43條政策措施,涉及全區11個部門;其中14條屬于創新類政策措施,29條屬于深化類政策措施?!兑庖姟钒l布后,嶗山區對各項政策舉措兌現落地進行了及時跟進督查,目前,43條政策舉措均已制定實施細則或操作辦法、工作流程等,全部落實落地。
突出發展導向 力推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將優化營商環境與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建設等主線工作一體貫通推進,嶗山區圍繞市委“三條線”重點工作,優化理順工作體制機制,選優培強專業力量,強力實施“三大突破”。
實體經濟振興實現新突破。組建四大專業化園區工作隊伍,統籌推進四大專業化園區建設。艾諾智能智造產業園、虛擬現實整機和光學模組一期等一批項目竣工,中科曙光全球研發總部基地、東華軟件副中心產業園等一批項目正在進行內外裝修。成功舉辦第五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2023)、2023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風景名勝區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等重大會議,釣魚臺·美高梅酒店開業運營,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15家,獨角獸企業達到9家,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新認定數量位列青島市第一。
項目招引建設實現新突破。優化產業招商工作機制,提升招商質效,用好“1246”重點項目全流程服務機制,強力推動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和竣工投用。先后赴上海、深圳和北京舉辦專場推介會,虛擬現實產業園新落戶大鵬VR等頭部項目20余個,全區新簽約落地過億元項目81個,其中50億元大項目4個。
城市更新建設實現新突破。主城區14個城中村的村改工作“三年任務、十六個月完成”。高標準推進安置區建設,2個安置區已提前實現主體封頂,2個安置區將于年內主體封頂,其余10個安置區正在按計劃推進。張村河片區工作重心由拆遷轉向高水準規劃建設,在青島市率先推進“總設計師”制度。面向全球廣泛征集張村河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召開全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階段性總結暨張村河片區規劃建設動員部署會議,推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創新再突破。浮山森林公園開園,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全線通車,14條道路實現貫通。
突出服務導向 力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聚焦為企優環境、為民辦實事,以提升企業和群眾體驗感、獲得感、幸福感為導向,在惠民利企“快車道”上跑出加速度,區域營商環境實現新提升。
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改革。成立重點項目“一張點菜單·集成幫代辦”服務金牌團隊,實行集成并聯、全程幫辦,市區兩級重點項目施工許可辦理率分別達到94.8%和79.2%,均居青島市前列。試點開展企業注銷與社保聯檢服務,有效保障職工合法權益。開通“嶗省事”流動審批服務車,常態化開展審批服務進園區、進企業、進項目,累計發放各類許可證照近百張。在青島市率先實施“電子營業執照+”改革,升級“嶗省事”智慧服務平臺,實現證照無感自助領取、免費郵寄等多項服務聯動。
傾情辦優民生好事實事。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截止到8月底,撥付民生資金6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近70%。36項政府實事項目進展順利。教育發展更有質量,中國海洋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初中部以及海德堡幼兒園等3所幼兒園建成啟用,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200個、學前教育學位630個。健康嶗山更加全面,嶗山區人民醫院完成立項,嶗山區公共衛生中心、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青島醫院主體封頂,建立青島市唯一“雙招雙引”人才醫保服務專窗,在31個管區設置獨立醫保專窗。社會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完成20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改造提升,建成示范性失智老人日間照護中心。分配租賃型和產權型人才住房2044套。高標準提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36處,為民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突出示范導向 力推干事氛圍更加濃厚
嶗山區堅持典型引路、比學趕超,推動專項行動不折不扣落地落實,涌現出一大批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已在嶗山區蔚然成風。
審批服務方面。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推出“一張點菜單·集成幫代辦”審批服務新模式,創設企業注銷與社保聯檢服務,深入踐行“審批服務在一線”工作法;嶗山區北宅街道在各管區便民服務大廳推行“錯時延時”機制,實現為民辦事“不打烊”。
企業服務方面。嶗山區市場監管局打造“地面熟”企業服務機制,推出“山海情”服務品牌,成立興商護航聯盟;嶗山區工信局搭建“一站式”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平臺;嶗山區人民法院創設“財產保全三步”工作法,將保全措施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民生服務方面。嶗山區社會治理中心設立“嶗先辦”訴求解決平臺;嶗山區教體局推行幼兒園招生報名“掌上辦”;嶗山區醫療保障局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嶗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依托“1355”景區治理共同體,打造文旅環境“四心行動”。
經濟綜合方面。嶗山區發改局打造“工業上樓”產業承載空間的新模式;嶗山區樓宇經濟發展中心打好服務牌、溫暖企業“家”;嶗山區檢察院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破解地下車庫與電梯內手機信號覆蓋的共性難題;嶗山區交通運輸局打造交通行業經濟運行與企業服務平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