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李滄區逸景公館業主委員會成功開立用于存儲管理小區公共收益的業主共有資金銀行賬戶,成為山東省乃至北方城市首個實現通過共有資金賬戶存儲、管理、公開公共收益的小區,小區業主的“共有資金”存放終于有了自己的“錢袋子”。
今年來,為破解小區公共收益存放開戶難、公開難、監管難等問題,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會同市公安局、人民銀行青島分行堅持系統思維、靶向施治、創新探索,聯合印發《青島市業主共有資金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工作指導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以青島市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基礎載體,賦予業主委員會18位身份編碼,創新性解決業主委員會開戶身份編碼唯一性問題。同時,通過科技賦能和平臺互聯、數據共享,一攬子創新性解決了業主委員會成立、備案、印章刻制、賬戶開立、收益公開、收支監管等業主自治和基層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推動青島市城市基層治理向精準化、精細化轉型升級。
破解業主委員會開戶難問題 讓小區公共收益“薪有所屬”
長時間以來,因法律未明確業主委員會法人地位等問題,導致業主委員會無法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進而無法開立銀行賬戶存放、管理小區公共收益。盡管2021年5月1日修訂實施的《青島市物業管理條例》明確“業主大會成立后,業主委員會可以向物業所在地區(市)物業主管部門申請業主大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钡诰唧w操作過程中因種種原因,落地實施存在困難。
隨著青島市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上線,破解這一難題迎來轉機。作為住建部確定的全國智慧物業試點項目,青島市智慧物業平臺從市、區(市)、街道、社區、小區五個層級完成全市4000多個小區、6.38萬棟樓、20.8萬個單位、254萬套房屋數據整理歸建。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會同青島市統計局,以統計編碼為基礎,對每個小區進行系統唯一賦碼,從而解決每個小區、業主委員會身份唯一性、恒定性問題,進而與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市公安局共同推動業主共有資金賬戶開立問題破題和規范印章管理。
實現共有資金“陽光”下運行 讓業主對小區家底“心中有數”
小區公共收益從哪來、花到了哪去?不僅要解決資金有“賬戶”存放問題,更要實現小區業主委員會、公共收益在“陽光”下運行,讓小區業主對小區公共收益做到“心中有數”,讓小區每筆公共收益的收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過智慧物業平臺,業主可實時查看每筆小區公共收益收支情況、用途,從而掌握每筆公共收益去向,實現業主共有資金“陽光”下運行。
對于公共收益及日常問題,業主可通過智慧物業平臺手機端向業主委員會咨詢了解,實現線上溝通交流,為糾紛調解和矛盾化解提供高效、快捷線上議事協商解決平臺。推動基層治理由政府監督管理向業主共建共治共享轉變,運用“政策創新+技術保障”逐漸探索出一條小區公共收益創新管理的“青島模式”。
推動實施業主自治科技賦能工程 讓小區公共收益不再是“糊涂賬”
根據《規則》,業主委員會在成立時需通過青島市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完成線上備案,備案信息同時向業主、居委會及各級管理部門進行推送,便于業主和各級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小區業主委員會及成員情況。區(市)物業主管部門根據街道備案信息向公安部門線上推送業主委員會印章刻制信息,實現信息多跑腿,辦事主體少跑路。同時,聯合公安部門,規范業主委員會印章格式,在印章上統一增加業主委員會任期,并通過智慧物業平臺對每次印章使用記錄、業主委員會表決意見等進行連續編號,徹底解決部分業主委員會“萬能章”和“超期服役”等一系列問題。
結合今年青島市物業管理服務領域品質提升攻堅行動中物業線上“三公開”工作推進。年底前,將實現 80%物業服務項目通過智慧物業平臺公開物業服務項目信息、服務內容、公共收益信息等,實現青島市小區公共收益監管的基本覆蓋,通過“政府搭建平臺、企業主動公開、業主積極參與”等,多措并舉實現小區公共收益公開基本覆蓋,守牢守好青島市業主共有資金“錢袋子”。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