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全部出爐 虛擬現實、新能源汽車等獲更多支持

      近日,工信部牽頭聯合多部門分別出臺了機械、汽車、電力裝備、電子信息制造業4個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至此,各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均已印發實施。

      “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行業涉及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業、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成左右。穩住這些重點行業,基本上就穩住了工業經濟?!惫I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在9月5日舉行的工業穩增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表示。

      陶青指出,我國工業經濟處于疫后固本培元期,生產恢復過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工業經濟持續回升的態勢沒有改變。接下來,將在加緊實施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的同時,持續做好政策研究儲備。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四五”專項規劃統籌調度,推動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制造業投資力度,繼續辦好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推動具備條件的項目盡快投產達效。

      以重大項目拉動機械行業需求

      《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機械方案》”)明確提出,2023—2024年力爭機械行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速達到3%以上,到2024年達到8.1萬億元,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特色集群和10個左右千億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等目標。

      “機械行業為其他行業提供技術裝備,70%以上的需求來自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行業新上的或更新改造的設備投資,同時,機械行業也是穩出口的主戰場?!惫I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工信部將開展推廣應用系列行動,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和工程建設,擴大有效投資。要加大信貸等政策支持,搭建高水平供需對接平臺,推進外貿出口提質增效。

      中國機械聯合會副會長羅俊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上半年機械工業穩定運行,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奠定良好基礎。下半年,利好于機械工業運行與發展的因素在陸續釋放。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增強,近期密集出臺的一批促進消費、穩定投資、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將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其次,隨著“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等進一步開工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提速,需求市場有望加快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機械方案》提出,將探索智能制造先行區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開展智能制造政策機制和制造業未來發展模式的創新探索,在主導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提升等方面先行先試。

      王衛明表示,工信部將統籌做好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攻關、模式創新和推廣應用,以試點示范和先行區建設為引領,系統深入推進智能制造,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充分釋放新上或更新改造設備投資需求,做實做硬機械行業穩增長的支撐力。

      鼓勵限購地區增加購車指標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發揮著工業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乘用車銷量環比、同比均呈下降趨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7月進入汽車市場的傳統淡季,需求相對減弱,產銷節奏有所放緩。加之去年同期乘用車市場在促消費政策拉動下呈現高增長。

      此次發布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簡稱“《汽車方案》”)對2023年汽車行業作出了十分明確的量化目標,包括力爭實現汽車銷量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新能源汽車銷量9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0%;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左右。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9.1萬輛和45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和41.7%,市場占有率達29%。

      “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經濟的強勁增長點。”王衛明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工業經濟穩增長壓力較大,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對于擴大消費、暢通循環、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復蘇具有重要意義。

      在“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方面,《汽車方案》提出,將落實好現有新能源汽車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優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工作,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

      另外,燃油車消費也將得到一定刺激?!镀嚪桨浮访鞔_,2023-2024年間,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實施汽車限購地區在 2022 年購車指標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量購車指標,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研究制定相關支持政策,消除地方保護行為,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

      王衛明表示,接下來工信部將在燃油車方面加大高端化、定制化的房車、皮卡等產品供給,深挖細分市場消費潛力,充分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同時,鼓勵汽車企業加快研發和生產面向國際市場的汽車產品,建立和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加強與航運企業、國內外金融機構合作,為出口目的國人民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售后服務。

      電力裝備首次設置增速目標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電力裝備行業帶來旺盛需求。

      電力裝備雖然需求旺盛,但從短期看,下半年行業營收增速存在回落壓力,“走出去”環境還存在不確定性。從長期看,仍然存在關鍵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力裝備行業持續增長。

      《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電力裝備方案》”)提出,發揮電力裝備行業帶動作用,同時考慮目標可實現性,通過實施一系列工作舉措,穩定電力裝備行業增長,力爭2023—2024年電力裝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達9%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9%是國家部委首次對電力裝備行業公開提出明確的增速要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7月,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加15.1%,遠高于工業整體增速。

      工信部裝備工業二司一級巡視員袁鑫濤提醒,當前電力裝備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部分關鍵零部件仍存在短板,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有待加強,個別領域產能過剩。

      《電力裝備方案》提出,接下來將強化重大工程引領,依托國家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等能源領域重大工程建設,鼓勵建設運營單位加大對攻關突破電力裝備的采購力度,依托重點工程建設推動攻關成果示范應用,通過示范引領,促進電力裝備推廣應用。

      袁鑫濤預測,2023年將新增風電、光伏裝機1.6億千瓦,同比增長超33%;新開工建設一批水電、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國內電力裝備需求旺盛。

      此外,我國電力裝備技術水平日益提升,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國際市場不斷開拓?!峨娏ρb備方案》提出,將統籌推進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等現有海外工程建設,著力打造標桿項目,形成海外工程品牌。引導企業加強與發展中國家能源領域合作,因地制宜采取貿易、工程承包、投資、技術合作等方式開展雙方、三方和多方市場合作,推動更多電力領域項目落地。

      袁鑫濤表示,2022年,相關企業與哈薩克斯坦、老撾、印尼等“一帶一路”國家簽訂了一批風電、光伏、水電項目,隨著項目進入建設期,將帶動一批電力裝備“走出去”。

      壯大虛擬現實等六大新增長點

      不同于前三個裝備行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目前的生產和經營情況均承受較大壓力。數據顯示,1-7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1%,增速較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增速分別比同期工業、高技術制造業低3.7個和1.5個百分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目前電子信息制造業仍面臨需求不振、預期轉弱、增勢放緩等挑戰,保持行業穩定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財政部編制了《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電子信息制造方案》”),明確提出2023-2024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其中,到2024年,我國手機市場5G手機出貨量占比超過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市場份額超過25%,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450吉瓦。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市場潛力,《電子信息制造方案》提出,要培育壯大虛擬現實、視聽產業、先進計算、北斗應用、新型顯示、智能光伏等六大新增長點。

      虛擬現實方面,《電子信息制造方案》再次強調要落實《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緊抓戰略窗口期,提升虛擬現實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推動虛擬現實智能終端產品不斷豐富。深化虛擬現實與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等行業領域有機融合,開展虛擬現實典型應用案例征集和產業對接活動,推動虛擬現實產業走深走實。

      據了解,《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是工信部于 2022 年 11 月發布的行業文件,明確了虛擬現實后續發展路徑,以推動虛擬現實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

      此外,工信部還將研究制定新一輪支持視聽產業發展的接續政策,加快培育視聽消費新增長點;鼓勵加大數據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需求;增強北斗產業供給能力,打造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應用示范場景,提高北斗應用普及率,推動北斗產業化、市場化、規?;l展;推動AMOLED、Micro-LED、3D顯示、激光顯示等擴大應用,支持液晶面板、電子紙等加快無紙化替代應用;推動“智能光伏+儲能”在工業、農業、建筑、交通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創新應用。

      來源:21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