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年中成績單披露收官。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發布半年報的5265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35.4萬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創業板公司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從凈利潤來看,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95萬億元,同比下降4.3%。具體來看,超過5成公司凈利潤正增長,其中增長100%以上的公司644家;超八成公司實現盈利,其中299家公司扭虧為盈。大市值公司方面,總市值排名前50名的公司平均實現凈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4%。
分季度來看,A股上市公司二季度經營狀況復蘇態勢比較明顯,有超七成公司二季度營業收入實現環比增長,超六成公司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環比增長。
消費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電影市場強勢復蘇,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的發展態勢,在上市公司的業績中有所體現。
從行業業績來看,上中下游呈現一定分化。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中,19個行業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其中社會服務、公用事業、汽車、美容護理、交通運輸等行業凈利潤增速較高。
今年以來,推動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居民出行意愿增強,下游的服務消費需求旺盛,企業盈利顯著提升。影視院線行業凈利潤增速超730%,酒店餐飲、旅游景區等行業凈利潤增速在160%以上,航空機場、鐵路公路等行業凈利潤增速在50%以上。此外,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商貿零售等領域增長也較為明顯。
中游的先進制造業延續高景氣度,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新興行業實現高增長,其中兩大新能源賽道龍頭比亞迪、寧德時代首次躋身凈利百億行列。
反觀中上游的材料、資源行業業績承壓明顯。受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等因素影響,鋼鐵、基礎化工、建筑材料、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經營業績下滑幅度較大。
從研發投入來看,A股上市公司正跑出創新“加速度”,積聚更多經濟發展新動能。
近5年來,A股上市公司整體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今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有486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研發費用,合計約6755億元,同比增長2.26%。交通運輸、汽車、電力設備行業研發費用同比增幅分別達47%、32%、30%,同期凈利潤分別增長19.4%、28.7%、17.5%,實現了研發投入和利潤增長的正向循環。
823家公司研發投入強度超10%,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等行業,其中40.22%來自科創板,31.96%來自創業板。24家公司研發費用遠高于收入,其中有2家醫藥公司的研發投入是營收的2000多倍,分別是亞虹醫藥與智翔金泰,均來自科創板。
上市公司在保稅收、穩就業、利民生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共繳納稅費2.6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26.08%;貢獻利稅總額6.45萬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的54.11%。截至2023年6月末,A股上市公司合計吸納就業人數約3000萬人;上半年合計支付職工薪酬3.32萬億元,同比增長8%。
作為國民經濟基本盤,上半年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韌性強,整體營收保持穩健。隨著各項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疊加上市公司自身不斷加快的科技創新和轉型發展步伐,下半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動力將更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