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青島市發布民營企業百強榜單,從整體來看,面對嚴峻的現實挑戰,青島市民營企業百強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從發布的情況看,今年的指標普遍好于去年,這些數字的背后離不開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青島民營企業制造業十強
發展態勢總體向好
全市民營企業百強入圍門檻達到19.53億元,同比增長18.65%,16家民營企業入圍山東省民企100強。全市民營企業百強營業收入總額合計為9921.74億元,同比增長19.54%;資產總額達到6479.3176億元,同比增長13.00%;凈資產收益率為22.70%,同比增長52.14%;總資產周轉率為153.13%,同比增加6.18%。
強化創新效果明顯
全市民營企業百強研發經費總額為116.79億元,達近歷史最高水平;研發專利總量為5036項,同比增長50.37%。
實體經濟振興顯著
全市加力提速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以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入圍民營企業百強的制造業有32家,比去年增加1家;總營業收入1860.36億元,同比增長21.14%;協同打造重點鏈條,在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建設中,35家企業參與五大優勢產業鏈建設,9家企業參與六大新興產業鏈建設,30家企業參與了六大現代服務產業鏈建設。
青島民營企業服務業十強
積極響應一帶一路
22家民營企業百強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民營企業百強中從事出口貿易共有35家,出口貿易額為87.80億元,同比增長3.40%。
深度參與國家戰略
57家百強企業參與了鄉村振興建設,34家百強企業參與了“新型基礎交通建設”,23家百強企業參與了“新型城鎮化建設”,9家百強企業參與了“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13家百強企業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12家百強企業參與“西部大開發戰略”,11家百強企業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10家百強企業參與“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8家百強企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青島民營企業農業十強
數字轉型扎實推進
57家百強企業已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54家百強企業已根據數字化轉型需要進行了整體布局,43家百強企業已建有數字化專業人才隊伍,已經有52家百強企業實現了降本增效。
綠色低碳穩步踐行
74家民營企業百強堅持綠色發展, 69家民營企業百強主動迎合“雙碳”戰略需求,著力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綠色低碳產業鏈。
社會貢獻持續增大
全市民營企業百強繳納稅收總額為167.35億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18.99%,同比增長5.60%;吸納就業人數為25.74萬人,同比增長6.64%;共有70家企業通過各種形式參與了公益與慈善事業。
黨建工作務實有效
69家民營企業百強的主要負責人是中共黨員,38家企業的黨員出資人在企業黨組織中擔任書記,67家百強企業配備了專職黨務工作者,37家百強企業的高管黨員比例在60%以上。在基層黨建工作的引領下,74家百強企業深度參與了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建設。
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
與此同時,全市民營企業百強數據顯示,還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如頭部企業規模偏小,尚無千億級企業,500億以上民企僅有3家。經營利潤總體收窄,統計顯示民營企業百強銷售凈利率為3.98%,同比下降9.75%;利潤總額收窄,為301.01億元,同比減少59.99億元。此外,企業專業人才儲備不足,普遍缺乏數字化轉型、國際化經營、ESG治理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楊志堅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