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二季報披露過半,百億私募基金的隱形重倉股也在持續浮出水面。
其中,在21日晚及22日多家公司新披露半年報后,玄元投資、通怡投資、高毅資產、任橋資產等一批百億私募的二季度重倉名單均進一步得到更新。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已有422只私募產品“現身”上市公司中報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股市值超580億元。產品背后共涉私募機構273家,其中共有33家百億私募。
受市場震蕩影響,業績和規模下滑成為機構上半年的共同困境。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在有業績記錄的91家百億私募里,有25家百億私募遭遇投資虧損,占比近30%,也有遭遇規模危機的私募跌出百億陣營。
而近日逐漸揭示的持倉表現,也印證了許多私募在年中的投資情緒:有人遺憾自己向AIGC的“轉身”慢了半拍,并反思起對策略多元性的建構,但也有產品在堅定的底部加倉中,展示著對低估值龍頭的“長期主義精神”。
多家百億私募持倉更新
8月22日,精密溫控龍頭英維克披露2023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約12.39億元,同比增加41.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190萬元,同比增加75.58%。
半年報顯示,在公司最新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玄元投資旗下的玄元科新238號私募基金,在增持了133.69萬股后位列第7名。該基金最新持股數量579.33萬股,期末參考市值1.73億元。在2022年二季度首次進入英維克前十大流通股東后,今年二季度末是該基金首次對其進行增持。
當前,玄元投資旗下產品合計已共有11只重倉股經由上市公司中報獲得披露。除英維克外,還有玄元元寶19號二季度末維持持倉東方盛虹6375.61萬股、玄元科新109號維持持倉沃爾核材1759.83萬股、玄元科新90號連續三個季度減持雪浪環境,等等。
無獨有偶,通怡投資和高毅資產兩家百億私募,目前已披露的二季度末重倉股也高達9只以上。
其中在8月21日晚間銀龍股份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中,通怡海陽6號和通怡芙蓉16號均位列十大流動股東名單。據了解,銀龍股份主營業務為高強度預應力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80億元,凈利潤8532.9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9.22%和36.72%。
此外,通怡投資二季度對沃爾核材、贏時勝、蘇交科、艾比森、中寵股份五家公司的持倉市值均超過1億元。
作為持倉市值“斷層居首”的私募,高毅資產目前披露的二季度重倉股市值則合計已接近200億元。其中8月22日,旗下最新獲得披露的重倉股則是華秦科技。
在華秦科技的2023年二季度最新十大流通股東中,何曉峰在管的高毅曉峰2號致信、高毅曉峰鴻遠1號和高毅曉峰鴻遠均榜上有名。今年6月,華秦科技變更注冊資本,并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9股,而在權益分派后,高毅資產旗下三只重倉基金合計獲增持151.27萬股,不過占公司持股比例未發生變動。
據此前披露,高毅資產旗下還分別各有3只基金于二季度重倉了華峰化學和中國巨石。
還有一些百億私募的重倉信息獲得最新揭曉。其中,思勰投資旗下三只產品集體減倉天味食品合計656萬股,并維持了冠盛股份的持倉數額。仁橋資產新進成為湖南黃金第9大流通股股東,二季度末旗下產品任橋澤源持有該公司股份810.76萬股,市值約9891萬元。
飛力達于8月22日發布的公司半年報則顯示,一季度以來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寧泉資產方面旗下寧泉致遠58號二季度減持了公司27.81萬股,寧泉致遠56號的持倉數量保持不變。
調倉的十字路口
從個股角度來看,目前已披露的二季度百億私募重倉股中,蘇交科、沃爾核材、華軟科技、東方盛虹、建邦科技等公司有著更高的“支持率”,報告期內每只個股均獲至少兩只百億私募旗下產品持有。
但二季度以來,上述個股的收益貢獻整體并不算太理想。其中區間漲幅最高的為建邦科技(9.7%),上半年漲幅達26%的沃爾核材在二季度僅漲5.78%。蘇交科二季度微漲0.7%,而華軟科技和東方盛虹二季度分別下跌了11.94%和13.09%。
結合前述部分百億私募的重倉標的來看,已披露的重倉股集中在制造、化工、醫藥方向。這或許印證了許多頭部機構在2023年中時期的情緒——很多曾對主題行情較為謹慎的基金經理,一度在中期業績分享中遺憾表示“錯過了機遇”。
事實上,在已披露二季報的人工智能概念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盡管有混沌投資掌門人葛衛東二季度末以個人身份持有科大訊飛1844.43萬股,但從多家人工智能概念龍頭股的流通股東名單來看,私募機構的身影仍較為鮮有。記者注意到,有多家在2022年四季度重倉過AIGC概念股的百億私募,在今年一、二季度退出了對其的持有。
從年中分享與近期的調研動向來看,展望下半年,或將有更多私募選擇改良投資策略、以更加積極地面對主題行情。
例如8月14日晚間,科大訊飛曾發布公告,宣布董事長劉慶峰對公司持股數量從1.68億股降至1.28億股,這一信息一度引起部分股東減持。同日召開的說明會中,科大訊飛解釋了選擇這一時點發布減持公告的原由,并表示公司上市十五年來,劉慶峰“堅定看好人工智能行業和科大訊飛發展前景”。
而記者注意到,以玄元投資為首的多家私募均出現在此次說明會參會名單中。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左右徘徊,也有人原地堅守。在貴州茅臺披露二季度前十大股東中,記者發現,金匯榮盛、瑞豐匯邦兩家百億私募旗下的基金逆北向資金而行,依然繼續選擇了增持。
其中報告期內,金匯榮盛三號增持47.19萬股達到640.13萬股,瑞豐匯邦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增持61.93萬股達到629.67萬股,兩私募基金分別位列貴州茅臺前10大股東的第7和第8名。
記者發現,早在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中報,兩只基金便分別首次出現在貴州茅臺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在隨后幾年中,兩只私募基金均對貴州茅臺十分長情,其倉位只增不減。
今年4-6月,受行業景氣周期影響,貴州茅臺股價出現5.34%的下跌。二季度時有私募人士曾向記者分析稱,由于消費場景對白酒存在壓制,公司渠道庫存又比較多,市場可能預計到明年才會走出低位運行。
不過對于“長期投資”的踐行者來說,市場的暫時下行或許正是利好低位布局的機遇。如今,貴州茅臺披露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逾兩成,經營表現略超預期。多家機構預測白酒板塊處于低估值水平,看好預期好轉下的配置機會。
“白酒作為宏觀經濟強相關行業,在政策提振信心背景下,可持續關注白酒基本面的變化情況?!比f聯證券8月研報中指出,下半年隨著經濟復蘇及節假日消費場景的刺激,渠道庫存持續去化,板塊有望反彈。在歷史上白酒板塊調整結束后,高端酒需求往往最先回暖。
(記者:黎雨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