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諸多助貸機構陸續披露中報,是6月30日《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三年過渡期正式結束后首個中報季。
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上半年住戶短期貸款增加1.33萬億元,約為去年的半數。雖然上半年整體居民貸款動力不足,但整體來看,頭部助貸機構在流量與科技的雙重加持下實現了較快的利潤增速。上半年,嘉銀金科凈利潤增長52.09%;數禾科技增長48%;宜人金科增長117.30%。
多家機構規模大增,利潤增速超50%
8月21日,嘉銀金科、奇富科技、簡普科技同日披露財報。嘉銀金科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財報顯示,嘉銀金科第二季度貸款發放數額為2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8%。每筆借款的平均借款額為10368元,較上年同期提升16%,重復借款人比率為70.1%;凈利潤為3.26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538億元增長28.6%。
鑒于在第二季度的良好表現,嘉銀金科宣布,將2023年全年促成貸款額目標由原來的700億元,提升為850億元。
此外,嘉銀金科二季度銷售和市場費用也比去年同期增加79%,為4.207億元。據財報披露,此項費用增加主要是因為借款人購置費用增加。
奇富科技財報顯示,奇富科技在2023年二季度凈利潤為10.9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75億元增加10.8%;二季度共計發放1242.25億元貸款額,增長26.4%。
2023年上半年,簡普科技實現總凈收入5.74億元,同比增長21.6%;第二季度總凈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7.7%;利潤虧損3420萬元,但虧損幅度出現收窄。
財報指出,上半年營收總額增長主要是由于營銷和其他服務的收入增加;第二季度增長主要是由于大數據和基于系統的風險管理服務業務收入以及營銷和其他服務業務收入的增加,并由于推薦服務營收總額的減少而部分抵消。而經營虧損的降低主要原因是營收增加,以及因效率提升和成本優化帶來運營費用降低。
8月18日,數禾科技半年報隨其股東分眾傳媒公布,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數禾科技營業收入為33.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3.25億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為4.0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74億元同比增長48%。截至2023年6月30日,數禾科技資產合計83.6億元,同比增長6.77%;負債合計44.44億元。
8月17日,宜人金科發布財報。宜人金科第二季度實現總凈收入13.24億元,同比增長65%;凈利潤5.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5億元增長逾一倍。
此外,宜人金科金融服務業務的收入為5.82億元,同比增長33.3%。第二季度宜人金科累計服務借款人101.40萬人,較第一季度增長16.2%,而2022年同期為55.61萬人。財報指出該業務收入增長是由于在強勁的消費需求下,小額循環貸款產品增加。
頭部合作伙伴集聚,部分機構轉向保險銷售
從營收和規模來看,奇富科技是助貸平臺的頭部機構之一。截至2023年6月30日,奇富科技已促成153個金融機構與2.206億消費者達成交易,比一年前的1.979億累計增長11.5%;已獲批準信用額度的累計用戶為4740萬,同比增加14.9%;已成功提取貸款的累計借款人(包括再次借款人)為2850萬人,同比增加11.3%。
除了穩定增加的用戶數量,奇富科技在二季度的重復借款人比率為92.3%,顯示了一定程度上良好的用戶粘度。
在貸款發放額方面,2023年二季度,金融機構合作伙伴通過奇富科技平臺共發放16702579筆貸款,貸款總額達1242.2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82.81億元,增加26.4%。其中,718.6億元屬于輕資本模式、智能信貸引擎(ICE)和其他技術解決方案,占總額的57.8%,比去年同期增加31.2%。
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樣亮眼的數禾科技也具有眾多優質的合作伙伴。數禾官網顯示,其合作伙伴包括上海銀行、中原消費金融、光大信托、蘇寧金融、國投泰康信托、中信消費金融以及南京銀行。
數禾科技的服務對象包括銀行、信托、消費金融公司、保險、小貸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業務涵蓋消費信貸、小微企業信貸、場景分期等多個領域,提供營銷獲客、風險防控、運營管理等服務。旗下產品包括個人貸款業務的還唄和還享花,以及提供小微企業經營貸的小店邦。截至2023年6月,還唄累計激活用戶1.3億,為1700萬用戶提供服務。
而簡普科技和宜人金科兩家機構的營收增長中,保險銷售都貢獻了主要力量。2023年上半年,簡普科技營銷和其他收入業務營收總額為1.49億元,同比增長84.8%。財報指出該增長主要是由于公司保險經紀服務和其他新業務的增長。
宜人金科的收入中保險經紀業務收入也顯著增加,為4.05億元,實現同比增長114.6%。財報指出,該業務收入增長是由于財險與壽險之間交叉銷售的有效進行,以及高保費保單銷售的增加。
資產質量承壓
強勁的增長趨勢,也給資產質量帶來一定的壓力。除奇富科技外,多家助貸機構的逾期率出現上行。
截至2023年6月30日,金融機構在奇富科技平臺上發放的逾期90天至180天貸款比率為1.84%;而去年同期為2.62%。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嘉銀金科若干期限的未償還貸款拖欠率多有上升。2023年二季度,30天以內的拖欠率為0.97%,31-60天為0.70%,61-90天為0.66%,91-180天為1.45%,180天以上的為1.76%,而2022年二季度拖欠率分別為0.89%、0.50%、0.44%、1.0%、2.61%。
宜人金科各期限的逾期率則有升有降。截至6月30日逾期15-29天、30-59天和60-89天貸款的不良率分別為0.7%、1.1%和1.1%;而截至2023年3月31日,逾期15-29天、30-59天和60-89天貸款的不良率分別為0.6%,1.2%和1.2%。
地方小行互聯網貸款規??窠?/strong>
互聯網貸款新規給頭部助貸機構帶來發展空間的另一面,是過度依賴助貸平臺的小型銀行貸款規模的斷崖式下跌。
對于助貸機構來說,雖然新規對互聯網貸款業務提出了諸多限制,成本提升,利潤空間被壓降,但對行業整體來說,規范了業務的邊界和業態,也給行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了確定性,對于具備流量、技術和風控等優勢的頭部機構來說,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而另一方面,一些長期依賴助貸平臺放貸的小型銀行失去了唯一的供血渠道,無法通過助貸機構異地放貸,導致貸款規模的急速收縮。
比如,2022年末,重慶三峽銀行互聯網貸款余額較年初減少10.64億元至0.2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97.81%,原因就是重慶三峽銀行與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合作的個人消費類貸款存量逐步自然結清,在監管政策趨嚴的背景下,聯合貸款規模下降顯著。
與此類似的還有很多:2022年末,龍江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余額10.35億元,較上年末下降85.77%;烏魯木齊銀行互聯網貸款余額16.43億元,同比下滑67.64%;泉州銀行聯合貸款余額47.04億元,同比下滑58.21%。
另一家銀行——石嘴山銀行則因此出現了營收的下滑。截至2023年3月末,石嘴山銀行異地互聯網貸款余額1.84億元,同比下降7.90億元。而受到壓降異地互聯網貸款、下調貸款利率、減免收費等因素影響,去年該行凈息差同比收窄0.90個百分點至1.51%,導致營業收入負增長。
(記者:吳霜 實習生:秦李欣 陳歸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