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對獲得2022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包括科學技術最高獎1人、自然科學獎10項、技術發明獎3項、科技進步獎105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人。
作為青企龍頭,海爾被授予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并拿下了唯一的國際科技合作獎。近5年,海爾累計獲得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總數位列青企第一。
作為青企龍頭,海爾被授予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并拿下了唯一的國際科技合作獎。
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加速科技攻關
截至2022年,海爾共牽頭建設35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其中有9家單位入選2022首批青島市技術創新中心支持建設名單,包括牽頭建設青島市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技術創新中心、青島市物聯網技術服務技術創新中心、青島市電子電路制造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等,上榜數量居全市之首。
在2022年度青島市重點實驗室擬建設名單中,海爾6所實驗室入選,同樣是入選數量最多的企業。
海爾共有9家單位入選2022首批青島市技術創新中心支持建設名單
高能級創新平臺是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載體。在頂級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的支持下,海爾原創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以本次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空調器水洗空氣凈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為例,海爾空調創新水洗空氣凈化技術,通過水火電三重除菌,能夠達到99.9%的空氣除菌率,還能調節空氣濕度,加濕效率超普通凈化器1.3倍,實現行業引領。
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產學研融合
在2022年青島市科學技術獎的獲獎名單上,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在所有獲獎項目中,企業牽頭和參與完成的項目共73項,占比達60%;在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的108項獲獎成果中,企業參與的項目超過三分之二。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命題下,企業不僅要自己做好科技創新的“出題者”“答題者”“閱卷人”,更要在產學研融合創新方面擔當“發榜者”的角色,以科研課題為抓手,牽頭匯聚產學研優勢科研資源,加速攻克行業共性技術難題。
獲得2022年度青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聯盟智能動態決策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就是海爾空調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北京航天智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聯合攻關的科技成果,能夠降低空調設備85%的故障發生率,并使得產品優良率提升3%,整個工廠產能提高10%。
今年年初,海爾集團與中國海洋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合力推進教育、人才與產業鏈、創新鏈緊密銜接,從科研攻關、人才培養、創投孵化、智慧校園建設、海洋文化推廣等五個方面加速產學研協同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從更高層面上看,青島本土一流企業與一流高校的強強聯合,也將為青島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注入強勁動力。
海爾集團與中國海洋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合力加速產學研協同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面向全球招才引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2022年度青島市唯一的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花落海爾,側面印證了其在全球招才引智方面的有效探索。
獲獎者為韓國籍仿真設計領域技術專家金兌憲。加入海爾后,他擔任高級技術戰略專家,構建了行業第一個空調舒適性仿真體系,仿真準確率提升20%,大幅縮減研發周期,并培養仿真及制冷方向人才30余位。
據悉,除了鼓勵研發并寬容試錯的科研文化、完善的科研成果轉化資源外,海爾創新“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對內設立多元化發展通道,搭建多層次的人才培訓體系,為科研人才實現個人價值提供廣闊的全球舞臺。同時,海爾持續深化創客制,每位科研人員都有機會成為企業的創客合伙人,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
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目標,四大發展導向之一就是“創新型”,即要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轉化功能,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海爾作為科技領軍企業的代表,在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中亦被寄予更大期待。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