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嚴把“入口關” 年內已有165家公司上市申請終止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嚴把“入口關”,終止上市申請公司數量維持高位。記者據證監會、滬深北交易所網站統計,今年以來,截至8月18日,已經有165家公司終止上市申請,滬深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分別有32家、71家、41家和21家。

      “終止上市申請企業數量維持高位,說明監管層對壓嚴壓實發行人的信披第一責任及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責任的監管力度更加有效?!鄙钲诖笙笸顿Y控股集團總裁周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落地,監管部門和中介機構均對申報企業的經營數據和合規情況要求更為嚴格,嚴把“入口關”,杜絕企業帶“病”申報,券商投行作為保薦機構落實“申報即擔責”的壓力增大。

      主動撤回有三方面原因

      從行業(證監會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終止上市申請有36家,數量最多。其次,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分別有16家、15家和15家。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申請終止是由于企業自身存在問題、行業發生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導致。

      從終止具體情況來看,12家為上會被否,153家為主動撤單,其中有7家在注冊階段撤單。周力表示,上會被否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企業核心技術、信息披露問題、板塊定位、持續經營能力、確認收入、銷售費用、存在利益輸送情形等。主動撤回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企業基本面發生變化,包括業績下滑等;申請時板塊定位不準,撤回是為了換板塊重新申報;申報材料存在質量問題,短期內無法通過整改達標等。

      朱奕奕表示,上會被否和主動撤單主要原因包括:企業財務狀況存在問題,未依法充分準確進行信息披露,無法證明募投項目必要性和合理性,公司股權結構不穩定,內部控制不規范等。

      從7家注冊階段終止IPO公司來看,5家在注冊階段經歷了1輪問詢,2家經歷了2輪問詢,涉及收入和應收賬款,實控人親屬股份鎖定,高管離職,關聯交易,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等內控問題,對賭協議,股東入股合法合規性,科創屬性要求等。

      周力表示,一般情況下,已過會的企業在注冊階段也會面臨證監會的問詢,甚至是反復多輪問詢。如果企業不能提供具有說服力的自證,很有可能面臨終止注冊。因此,上會通過并不代表“高枕無憂”,注冊環節把關依舊嚴格,企業要時刻將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作為工作重心,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基本原則不容挑戰。

      8家發行人及保薦方收罰單

      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8月18日,至少8家公司上市申請終止后,公司及其保薦機構或保薦代表人被交易所或證監會處罰。

      朱奕奕表示,IPO終止退出資本市場,但仍可能會因為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而受到相應的監管措施,這是監管機構懲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警示市場主體,維護市場秩序的有效手段。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在提供中介服務時,應遵守法律法規、執業規范、交易所規則等,勤勉盡責。

      記者梳理發現,被罰企業多數是在交易所的現場督導或證監會的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如聚威新材4月份IPO撤單后,近日收到上交所罰單,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因為保薦職責履行不到位同時被罰。從上交所的監管警示決定來看,上交所在現場督導中發現聚威新材存在兩大違規行為,一是研發費用歸集相關內部控制不規范,研發投入金額披露不準確;二是成本核算相關內部控制不規范,產量數據披露不準確。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存在對發行人研發費用歸集相關內部控制有效性核查不到位,對發行人產量數據的核查不到位,保薦業務內部質量控制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

      在監管嚴把“入口關”背景下,存量上市排隊企業數量有所減少。據滬深北交易所網站數據統計,截至8月18日,目前交易所受理的擬上市企業共有809家,去年同期排隊數量超千家,同比大幅減少。

      周力表示,隨著注冊制的推進,上市公司逐漸增多,監管層對存在問題的IPO項目會更為嚴格。嚴把市場“入口關”的關鍵舉措,能夠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起到震懾作用,糾正部分中介機構存在的職業操守欠缺、合規意識淡薄等問題,通過堅決和有效手段壓實發行人及中介機構責任,避免“帶病闖關”,提高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