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新收各類案件25907件,居全省首位,審執結案件19017件,居全省第二位。
以公正高效“穩企安商”
上半年,黃島法院部署推進“深化司法作風能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堅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理念,加大涉企糾紛處置力度,提升市場主體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投資興業的信心。
一是推廣辦案“零接觸”。黃島法院深化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建設應用,調解、送達、鑒定、閱卷等全部網上運行,網上立案率100%,建成41處互聯網法庭,當事人足不出戶可參與訴訟,上半年網上開庭6540件,居全市法院首位、全省法院前列。
二是提升訴訟“便利度”。黃島法院加強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高標準建成7800平方米的訴訟服務中心,整合網上立案、訴調對接、審判輔助、多元解紛、信訪接待、法治宣傳等功能,實現訴訟服務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次辦好,網上立案審查時間縮短至3天。建立訴訟服務微信群,法院領導、各部門負責人線上解答當事人和律師在立案訴訟等環節遇到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當事人的司法獲得感。
三是構建解紛“大格局”。將萬人成訟率等指標納入西海岸新區綜合治理考核,黃島法院先后與青島銀保監局、西海岸新區婦聯、西海岸新區總工會、西海岸新區中外企業聯合會等部門簽訂合作協議,為各類主體參與矛盾調處提供保障,積極探索“互聯網+社區”訴前分流模式,在轄區23個街道設立訴調對接辦公室,強化對基層社區調解業務指導,上半年,黃島法院訴前調解成功5050件,調解成功率81.57%,居全市法院第二位。
四是跑出辦案“加速度”。黃島法院在全省率先推行“事務集約、繁簡分流”執行機制,為執行提質增效安裝“加速器”。上半年,黃島法院執行到位金額22.17億元,居全市法院首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黃島模式”為藍本在全省推廣,并作為全省“事務集約、繁簡分流”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評估驗收標準。黃島法院充分發揮簡案速裁“短平快”的優勢,在全省率先打造8個速裁團隊,專辦道路交通、金融保險等13類多發案件,平均辦案周期僅為8天。
以能動司法“護企助企”
黃島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西海岸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黃島法院制定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上市和擬上市企業健康發展的26條保障措施,打造涉企糾紛“綠色通道”,制定服務自貿區發展12條意見,與青島自貿片區管委會簽署服務保障合作備忘錄,全力保障各項改革舉措落地。圍繞服務保障十大功能區,建立“一對一”工作機制,每名法院領導對接一個功能區,優化調整法庭布局,每個法庭對接一個功能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對黃島法院該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二是加快兌現勝訴權益。黃島法院與公安、檢察等部門開展凌晨聯合集中執行行動,出動警力225人次,打擊拒執罪7案7人,執結案件8467件,網上拍賣成交金額3.46億元,居全市法院前列。開展“藍色風暴”執行行動,為市場主體回籠資金6.9億元,騰退土地494畝、廠房近5萬平方米。開展區屬國有企業不良債權專項執行行動,執行到位案款3.67億元。依法“護鏈”,為轄區紡機企業遠赴新疆、安徽、河南等地執行,為轄區紡機企業執行回紡機100余臺,依法護航西海岸新區紡機產業發展。
三是推動破產案件辦理提速。黃島法院加強府院聯動,爭取西海岸新區管委設立100萬元破產案件援助資金,從制度層面對管理人報酬予以保障,目前已運用破產援助資金順利審結2起破產案件,解決了無產可破企業破產程序啟動難等問題。探索破產案件繁簡分流工作機制,通過再造優化破產流程,最大限度地減時降費,保障企業破產程序高效推進,提高破產審判效率。建立執破協同機制,上半年,黃島法院新受理破產案件21件,涉及債權總額6億元,加快出清僵尸企業,激發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四是主動延伸審判職能。黃島法院開展“百名法官進企業”等活動,法院領導帶隊走進十大功能區和青島港、金能化學等知名企業,開展法律問診20余次,發出司法建議5份,防范化解企業經營風險,發布金融審判白皮書、行政審判白皮書和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3起案例入選全市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以善意司法“暖企惠企”
黃島法院始終堅持謙抑、審慎、善意的司法理念,用心用情和諧處理案件,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一是用心用情審理案件。西海岸新區一家企業因工作人員工作疏忽導致合同原件丟失,辦案法官沒有因證據形式存在瑕疵就輕易否定合同的真實性,而是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微信聊天記錄、通話錄音等輔助證據,依法認定合同效力,有效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市場交易秩序,贏得當事人贊譽。
二是推動糾紛實質性化解。為了減輕當事人訟累,黃島法院要求法官在審理中發現原告書寫被告公司名稱錯誤的要主動向原告釋明,不能輕易裁定駁回當事人起訴。為了讓法官更多掌握案件情況,黃島法院還建立關聯案件檢索制度,法官在辦理案件中主動查詢是否存在關聯案件,能夠一并處理的,推動多案一次性化解。
三是貫徹善意執行理念。黃島法院制定規范查封扣押的相關文件,對112家企業慎用執行強制措施,開展“助力企業信用修復”行動,為已經履行義務的企業及時屏蔽失信信息829條,促成執行和解案件300余件,幫助200余家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西海岸新區一家大型商場,因商戶在法院判決生效后未按期支付租金,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承辦法官沒有輕易啟動拍賣等財產處置程序,而是在深入調查了解的基礎上,促成雙方達成分期付款協議,后協議順利履行完畢,該商戶還擴大了經營規模,發展壯大為商場的主力店,實現了雙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李曉燕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