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更是歷史文化的濃縮。8月1日,記者在青島市北區寧波路4號歷史建筑修繕現場看到,修繕完成的老建筑修舊如舊,再現百年前的風姿。
寧波路4號修繕現場
“對歷史建筑的修繕要本著真實性、最小干預性、可逆性和永續性四個原則。”據青島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徐飛鵬教授介紹,上世紀20年代前后,青島民族企業家劉子山在上海路 、武定路、寧波路區域修建了十九棟獨棟住宅,寧波路4號應為劉子山早期的地產。1937年,王度廬與夫人來到青島,定居于此,期間撰寫了多部武俠小說,其代表作《臥虎藏龍》被翻拍成電影,廣為人知。
據了解,劉子山別墅群位于市北區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南至上海路,北至寧波路,東至武定路,西至上海支路,總占地面積1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527平方米,是由環海灣集團承建修繕的歷史文化記憶片區園區基礎設施項目Ⅱ期二標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別墅區以上海支路為界劃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共19幢別墅,總體已完工。
據環海灣集團劉子山別墅項目總包單位工作人員孫喜順介紹,從2022年6月修繕開始,整個修繕工程始終貫徹“修舊如舊”理念,盡可能按照圖紙,保留原汁原味的歷史元素,恢復建筑原有的風貌。修繕保留上世紀20年代前后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特點,德式洋房典型的紅瓦、老虎窗等元素,獨特的山花造型和帶有圖案裝飾的腰線也體現了諸多中式元素。
為了兼顧修舊如舊和現代商業及辦公業態的舒適性,項目團隊對建筑的外墻、地板、門窗等都做了詳盡的修繕方案。木樓梯、窗戶、屋瓦等也盡量保留原版款式與工藝。未來劉子山別墅群將進行再次提升,將結合特色建筑風格,計劃引進品質餐飲、特色民宿、高端體驗等業態,可滿足客群旅游度假、文化交流、休閑娛樂等需求,打造青島品質社交生活空間。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