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環保(環境)產業,大多數人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大氣治理、固廢處理、水處理、環境修復等傳統業務層面,而有一家企業卻勇于突破自我、奮楫篤行,在傳統業務穩步發展的基礎上,開辟了一條“互聯網+環?!钡男侣窂?,并成功實現轉型——這就是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人環境)。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聯合eNET研究院、德本咨詢共同評選的“2023工業互聯網500強”名單正式公布,天人環境榮耀登榜位列第106位(山東省第11位,青島市第4位)。本次榜單的公布既是對天人環境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所取得成績的肯定,也是環境行業與時俱進,向數字化平臺化轉型成功的重要標志。而在這一里程碑的背后,公司發展經歷了哪些考驗?又積累了怎樣的經驗,為此,記者專訪天人環境董事長曹曼,了解他的創業故事,找尋企業的成功“密碼”。
敢為人先 勇于破局
回顧天人環境的發展歷程,無論是1999年成立公司,專注有機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亦或是2012年進行智能化轉型,打造國內首個環境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Eiiplat……天人環境及其掌舵人曹曼持續在行業探索發展之路上詮釋著“敢為人先,勇于破局” 。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下海創業潮中,環境化學專業出身的曹曼便對彼時的環保行業充滿憧憬,于是,公司從環保水處理設備開發開始,到設備的銷售,最后發展成獨立承接完整的環保工程,業務范圍逐步涉及水處理工程、循環經濟規劃、農業廢棄物和市政餐廚垃圾綜合利用等多個領域,并負責其中核心設備和技術的提供。曹曼的環保事業一步一步腳印逐漸發展壯大,2011年公司業務規模即達到創業板上市準入條件。雖然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如愿,但這一段深耕行業的經歷也為公司的重新啟航打下堅實基礎。
首次創業的經歷,讓曹曼對企業和自我的未來發展重新審時度勢。
“好的行業會有很多細分市場,細分市場一旦選錯,企業發展也會受限。公司之前主營的傳統環境工程,市場容量有限且難以實現突破?!辈苈形虻溃瑫r,企業的成功還需要用“利他”的經營理念來指導,為客戶、消費者、員工以及社會持續創造新價值。
時間來到2012年,曹曼開啟了人生的二次創業,在當時“工業互聯網”概念還原未被人熟知的背景下,他果斷調整了企業的經營理念,并前瞻性的選擇擁抱互聯網,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和環保行業技術進行結合,并從有機固廢處理這一領域單點切入,率先實現“智能化、平臺化”。
曹曼表示,環境行業的工業互聯網技術開發,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的各種反應,難度異常。其中最難突破的,是機器深度學習在化學和生物反應過程管控中的應用。例如垃圾的成分不同,溫度、酸堿度和攪拌方式等條件就要隨時調整,才能實現最優效果。這需要多種傳感器,將處理過程中各種因素的數據,及時傳到網絡平臺。通過算法模型輸出新數據,反向對線下設施發出指令,實現智能控制,確保每時每刻都在最優狀態下運行。
本著“不做則已,做就做好”的原則,肩負著企業發展的重任與促進天人和諧的使命感,曹曼也做好了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為了更好的為企業轉型把控好方向、當好引路人,曹曼率先垂范,跨界進修了IT專業,并擔任了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專委會主任,為推進“互聯網+環衛”的智慧化進程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與時俱進 賦能產業
“互聯網+環衛的平臺化建設,屬于工業互聯網的范疇,但當時國內工業互聯網的平臺發展狀態還處于基礎階段,沒有方法學和成功經驗可參考?!辈苈榻B道,二次創業初期本想整合行業內幾家優秀的網絡企業,共同組建環衛行業的網絡平臺,但受當時各種環境等因素所限,整合工作有始無終。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于是,曹曼引進了IT、大數據分析、平臺運營等多領域專業人才,并親自擔任產品經理,帶領團隊一起跨界。以需求設計環節為例,曹曼事必躬親,參考消費互聯網的設計,帶領團隊邊學邊干,在相互學習和培訓中,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識,全員封閉3個月,解決了需求設計這一難題。通過后續其他開發階段的潛心鉆研,團隊在精益求精的路上不斷成長,并最終實現了整個團隊的跨界轉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攻堅克難,國家層面也開始大力倡導利用信息和互聯網平臺等技術手段,對傳統行業進行優化升級轉型。“互聯網+環衛產業”成為實施國家互聯網+發展戰略的必要手段,這也為天人環境的加速轉型提供了有力助推。
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乘勢而上,就一定要把技術做扎實,把產品做好。懷揣成為“最值得信賴的環境平臺服務商”的愿景,曹曼及其團隊全資孵化了青島國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環境產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和運營。在專家指導及20多家細分行業頭部企業的支持下,依托智能化、物聯網、大數據、開放系統平臺等技術,成功開發了環境領域第一個互聯網平臺Eiiplat(以下簡稱E平臺),實現了傳統線下工程建設運維服務向智能化和平臺化的轉型升級,并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環境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截至目前也是唯一一個。
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至今,國家接連頒布了“一網統管”“雙碳”以及“無廢城市”等政策,多地已把發展智慧城市作為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各行各業都在開展智慧化制高點網絡平臺建設的競爭。天人環境與國真智慧充分發揮E平臺優勢,不斷創新,深入推進環境產業數字化,利用智能化平臺化技術為企業降本增效,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城市實現“一網統管”,精細化治理提供有力抓手,并且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成功落地了科技賦能項目——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一網統管”平臺。自上線運行以來,助力西海岸全區實現了垃圾分類過程一網統管、分類成效一屏總覽,推動新區的垃圾分類工作邁向“可感知、可量化、可評價、可監控”的智慧化管理新階段。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此模式得到了與會嘉賓的高度認可,并作為垃圾分類智慧化的典型案例,榮登CCTV-1、CCTV-13新聞,在全國推廣宣傳。
“環境行業向數字化平臺化轉型發展其勢已成、其時已至。如今的環境產業已經不僅僅只聚焦于末端治理,而是融入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中,與相關能源、生產、數據加速融合發展,公司在加快自身轉型的同時,努力將服務范圍拓展到清潔能源、碳減排等領域,發展階段從信息化、智能化,走向平臺化、生態化。作為工業互聯網的‘先行者’‘ 探路者’,見勢早、行動快的天人環境從‘理論學習’到‘迭代創新’,再到‘示范引領’,一路摸索前行終得佳績?!辈苈硎?,公司將與時俱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深耕,不斷創新,深入推進環境產業數字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為我國環境產業順利邁進工業4.0時代貢獻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