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幼兒師范學校建校64年來,始終專注于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為山東省品牌專業、特色化專業,幼兒保育專業為山東省特色化建設專業。近年來,學校在青島市教育局的堅強領導下,弘揚“弦歌不輟、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主動融入地方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構建校企專業共建的產教融合模式,打造“善啟善成”教學品牌,助力青島全域學前教育優秀人才培養。
狠抓教學品牌內涵建設
基于新時代教育使命,學校確立“善啟善成”教學品牌,提出“三性一度”品質課堂(思想性、主體性、藝術性、達成度)四維標準,深化“亦生亦師,知行合一”課堂教學改革。學校以培養愛崗敬業、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優秀學前教育人才為目標,構建入門課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三三三”課程體系,突出學生培養的師范性和職業性。通過新生一周“入園見習”、職業規劃課等活動,讓學生整體感知幼教工作的意義,強化職業信念,開啟專業發展第一步。
學校將顯性課程分為必修、選修和實踐三類,其中必修課又分為文化、專業、技能三類,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提升學生專業水平。師范素養、專業閱讀、環境創設、值周勞動四大隱性教育課程則發揮涵養師德、內化師范性的作用。在“三三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學校啟動“1+X”證書幼兒照護職業技能試點,加強核心技能課程建設,實施“崗課賽證”融通,讓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活動“向上能延伸,向下能堅持”,全方位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切實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探索產教融合新路徑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探索園校協作雙元育人培養模式,形成引園進校、引校入園、園校一體的融合方式,創新實訓基地建設和運行模式。學校結合學生實習的實際需求,遴選符合實習要求的優質幼兒園安排學生進行實習,積極做好實習園需求調研、崗位摸底工作,并根據幼兒園教育計劃及學生專業發展需求,安排學生進行觀課、聽課、研課、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環境創設、行為觀察等實習活動。學校還建立了特色鮮明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形成幼兒園與學校從招生、培養到就業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
目前,學校與20多家省市十佳和示范幼兒園共建實習基地,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工作,建設具有輻射示范作用的產教融合幼教聯盟實訓基地,形成“三聯兩共”產教聯盟,即教育科研聯手、師資培訓聯辦、實習實訓聯抓、實訓基地共建、教育資源共享。園校共同構建具有專業特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工學交替、理實合一的人才培養體系,助推產教融合聯盟體的共同成長、實現學生的多元發展。
建強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首位,同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教師職業素質培養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學校制定教師梯隊建設方案,明確教師專業發展要求,并通過開展“菁英計劃”遴選、“青年成才獎”評選、“校級名師”掛牌、校內“三課”展示等活動,采取高端引領、個性化培訓、國培省培等多種措施,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促進教師專業能力全面提升。在“園校合作 協同育人”的實習管理模式下,學校制定《青島幼兒師范學校實習管理辦法》,由學校專業教師和實習園骨干教師組成“雙導師”團隊,對實習生進行指導,跟進學生實習過程中思想動態、工作崗位、工作強度、生活條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和解決問題。學校專業教師也在指導學生實訓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幼教實踐工作,診斷自身不足,提升實踐能力,促進學校教學與幼兒園實際的緊密對接,提升教學質量。
青島幼兒師范學校培養了眾多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為青島市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學校將繼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連接各方資源,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破解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密碼,開創產教融合新局面,為譜寫新時代學前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辛守濤 施寶書 白恩唐)
來源:《光明日報》( 2023年07月25日 11版)
相關新聞鏈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