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又要熱鬧起來了。
還記得去年的夏日“限定爆款”市南區上街里·啤酒節嗎?浪漫的光影和甘甜的麥芽相互輝映,人流如織的街道充斥著歡聲笑語,奏響一曲盛夏狂歡之歌。第二屆上街里·啤酒節將于7月15日“卷土重來”,市南區又將開啟熱鬧的啤酒節活動,以“最美海灣”為品牌引領,為炎炎夏日增添一份涼爽酣暢的麥芽味道。
誰能想到,那些年記憶里的老城區又如20年前一般,又成為了時尚、潮流、前衛的代名詞。而這一切,得益于市南區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城市更新之路。
老街越來越吸引年輕人
“那時候最好的我們,有簡單勇敢的天真?!痹谑心仙辖掷镉羞@樣一家店,藏著無數人青春的剪影。小說作者八月長安在青島編織了“振華”系列四部曲,也給了書粉們一個找尋主角們記憶的地方。八月小館,一個聽起來平平無奇的店鋪,是上街里名副其實的“頂流”。
“我們是耿耿余淮的粉絲,特地來打卡的?!闭诎嗽滦○^內拍照打卡的姜女士和她的朋友告訴記者。走進八月小館,撲面而來的就是“振華中學”的學生們帶來的青春生機?!昂芏鄷鄱颊f要來找‘回憶’,甚至有些游客就是為了走一遍耿耿余淮的軌跡才來到青島?!卑嗽滦○^的主理人王曉杭告訴記者。要留住顧客,只靠“情懷”可不行。店內隨處可見的“振華”周邊文創,如洛枳的胸章、余楊楊的帆布包……讓慕名而來的書粉欣喜不已。書籍+餐飲的搭配雖已司空見慣,但是八月小館憑借小說和影視ip走進現實的破次元感闖出一片天,靠文創賦能帶動了消費升級。
“從店鋪原址搬到上街里有兩個原因。”王曉杭稱,“首先便是上街里時尚前衛的街區文化吸引了我們。其次就是我們對老城區的變革和發展看在眼里,我們有信心?!?/p>
像八月小館這類的新業態消費場景在上街里已不足為奇。老城加速復興,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歷史城區的再次繁華,新創意、新場景提升消費體驗,激發了消費活力。昔日的老城區,如今實現“華麗轉身”,重新煥發新生的底氣。
“五一”期間水龍池子廣場活動
盤活城區商務樓宇資源
今年初春,位于青島市市南區南京路1號的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建筑工人們正在加緊開展基坑支護施工。該項目將為寸土寸金的香港中路增加近5萬平方米高端商務辦公面積,對于市南區樓宇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走在香港中路上,一幢幢高樓鱗次櫛比,白天的創新創業與夜晚的車水馬龍相得益彰,展現了市南區經濟發展的潛力與活力。
市南區是省內最早發展樓宇經濟的區域,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城區可開發空間越來越少的同時,現有樓宇逐漸老舊,呈現出硬件老化、產權分散、運營服務效率不高等問題。
面對發展堵點,市南區結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按照西提東優、分類推進原則,下大力氣實施老舊商務樓宇和閑置廠房改造升級,一批老舊樓宇由內而外重現活力。
在西部,區屬國有平臺公司青島海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出資2.8億元收購中山路百盛大廈商業部分,之后全國首款萬級亮度、北方最大節能低碳裸眼3D大屏炫酷亮相,讓這里成為極具人氣的網紅打卡地。延安三路109號是原青島海珊制衣廠的廠房,如今這里已經成為華通中聯云芯產業園,入住率已達八成。在東部,停滯9年的原財富中心(Q1)項目煥新為涉外法務中心,這里將被打造為山東省首個涉外法務集聚區;青島軟件園、動漫游戲產業園兩大園區也將通過上千萬的提升投入,分別打造成青島數字經濟和“元宇宙”產業創新園。
盤活老舊商務樓宇資源,是市南區突破發展空間束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關鍵舉措。無論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行動,還是“西提東優”提質增效的發展新要求,都為市南區激發樓宇經濟新活力提供了新的契機,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重新關注市南這片既傳統又現代、有內涵又有活力的沃土。
將民生問題放在首位
經過改造的老舊小區“風姿綽約”,盤活存量塑造的停車場兼顧美學,還有著力打造的“花海市南”錯落有致……如今,“城在景中,人在畫中”成為市南人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市南區八大湖街道今年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樓棟96座、居民4000余戶、24.8萬余平方米,是該街道從2020年開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工作體量最大、任務最重、要求最高的一次。街道通過居民議事會、網格聯席會,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建議,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實現了總戶數95%以上和人群類別100%的調研覆蓋率,歸納匯總了意見建議1100余條,對不同樓院形成“一樓一策”和“一院一方案”。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堅持“違建必拆、逢亂必治”的原則,對“硬骨頭”強力推進,集中攻堅,著力疏通拆違“堵點”,解決拆違“難點”。今年以來累計拆除違建600余處、1950余平方米,為老舊小區改造夯實了成功基礎。
“我們家樓上以前總是漏水,墻皮也掉,地下室也灌雨?,F在正在修繕,漏水問題先給解決了?!奔易≡谏虾悸返年惸棠谈嬖V記者,她家是老房子,以前想修點什么都不知道該找誰?,F在好了,政府出了專門的改造計劃,讓自己的老房子再“年輕”一把。
其實這般“變化”的場景,在市南區隨處可見。要瞄準百姓眼中對城市更新的要求,為百姓解決生活難題才是重中之重。停車難、斷頭路一直是市南區的痛點。為切實解決全區停車難問題,市南多措眾舉,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加大資源供給。充分利用閑置土地擴充增量,一舉收回奧特萊斯廣場地面停車場相關權屬,新增286個停車泊位;利用邊角地“見縫插針”,東平路臨時停車場項目、濟南路68號地塊臨時停車場項目投入使用,新增泊位250個。挖潛公園資源創新變量,推行“地上公園、地下停車”建設模式,向地下要空間,推進地上地下相結合的奧帆海岸公園項目主體施工,工程建設完成后將新增175個地下停車泊位;八大峽廣場、永嘉路廣場等“公園+停車”項目開工建設。利用人防工程煥新常量,建成龍山地下商城、中山商城及禹城路連接通道停車場,新增車位700余個。
中山商城-禹城路連接通道停車場,省內首個地下人防停車網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一個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頭換新顏,城市更新之路的進度條正在“向前生長”。市南區把一樁樁暖心的民生實事項目落地生效,一個個愿望清單變成現實場景,持續增進人民福祉,用實干之筆繪就溫暖的民生愿景。
城市面貌更靚麗,經濟提振信心足,項目建設業態新。城市更新之路道阻且長,市南區作為發展“尖子生”,發展之勢強勁,城市煥新逐步起勢。在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的城市考試中,市南交出了滿分的答卷。正如生活在市南區的人們所說的那樣:萬般美好,皆在市南。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