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作為國務院批復的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海洋造就了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最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近年來,新區牢記“國之大者”,深度聯結聯合國“海洋十年”,闖新路、開新局,全面塑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勢,用心勾勒“海洋十年”“我們所希望的海洋”愿景應有的樣貌,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取得新突破。
日前,2022年青島市對各區考核“海洋經濟發展”指標出爐,西海岸新區綜合成績排名第一,這已經是新區連續三年榮獲全市“海洋經濟發展”指標第一。潮漲潮落間,“藍色龍頭”正在高高昂起,“藍色之城”愈發芳容明艷。
一域之為為全局添彩
西海岸新區擁有超過兩倍于陸地的海域面積,309公里的綿長海岸線,為發展海洋經濟、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潛力在海洋、最大優勢在海洋、最大動能也在海洋。
2022年,新區秉承“新”的特質,向海圖強,全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增長9.8%,占地區GDP比重39.4%,海洋經濟貢獻率及增速均位居全市首位。面對當好青島高質量發展龍頭的期許,新區用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績單”予以回應。
走出青島,走向山東。西海岸新區也正用一份份凸顯經濟韌性與活力的成績單,展示出奮力“走在前、開新局”的昂揚之勢,是名副其實的“山東第一區”。
我國建造的最大圓筒型FPSO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完工交付
今年是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起步之年。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印發《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首次明確實施青島“強龍頭”戰略,強調推動新區在經略海洋等領域先行示范。
使命在肩,唯有奮斗。新區把今年確定為“創新突破年”,以“新”應“變”,以“創”開“路”,從海洋科技、產業、開放三個方面創新突破,全力打造青島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核心區、山東海洋強省先行區。今年一季度,新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高出全市3.3個百分點,新區海洋生產總值(GOP)占全市比重43.6%、貢獻率達67.2%,支撐引領和輻射帶動全市、全省海洋發展的拉動作用顯著。
放眼全國,綜合實力穩居國家級新區前三強、全國百強區第四名的西海岸新區,敢闖敢試當引領、作示范,不斷推動國家戰略走深走實。獲批以來,新區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8%。
新區新區,其命維新。四大國家戰略是新區必須扛起“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經略海洋是新區獲批時所承載的先天使命,行之有效,必須一以貫之。
今年,新區將加快濰柴海洋裝備制造中心等總投資1000億元的60個重點項目建設,引進億元以上海洋產業項目50個,推動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深遠海養殖等海洋產業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1-4月份,全區60個海洋重點項目新開工5個,新竣工5個,開工在建項目47個、開工率78.33%,共完成投資占年度計劃投資的52.36%,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藍色動能。
未來,新區將繼續全力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在彰顯國家級新區特色特質上實現全新躍升,在全國大局中彰顯新區擔當。
內外兼修方蹄疾步穩
作為經略海洋的排頭兵、先鋒隊,新區海洋經濟發展的強勢表現背后,有著怎樣更深層的發展邏輯?
于內,新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優勢,堅持陸海統籌,創新陸海一體治理體制機制。
過去,新區涉海機構多、分而不統,缺乏協調機制,存在“九龍治?!钡摹邦B疾”。為此,新區先行先試,以改革思路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組建新區工委(區委)海洋發展委員會,建立起“海洋委主導、海洋辦統籌、部門抓落實、專班抓攻堅”的工作機制。同時,健全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差異化績效考核構成的空間協同體系,探索構建良性互動的陸海統籌開發格局;堅持以海定陸頂層設計,將陸域空間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區域用海規劃等“多規合一”,陸??臻g實現“一張圖”管理。
自此,陸海一體、系統高效,新區形成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海洋經濟管理工作體系,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在引領海洋治理體系現代化上發揮支撐作用。
于外,新區實施海洋領域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高標準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開拓“藍色朋友圈”,打造海上合作高地。
攜手聯合國“海洋十年”,是新區做好經略海洋文章的動人筆觸。
6月27日,2023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在青島世博城盛裝啟幕。
本屆論壇主題設定為“‘海洋十年’,和合共生”,將深度聯結聯合國“海洋十年”這一全球頂層涉海倡議,聚焦七大愿景之一“健康且有復原力的海洋”,精心策劃論壇、展會、經貿對接等主題活動。主題更加聚焦、議題設計更加廣泛、嘉賓層次更加高端、預期成果更加豐碩,這個起于西海岸的“藍色故事”將更加豐盈、令人期待。
發展海洋經濟必須走開放合作之路。新區將繼續深耕向海開放,加快建設“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實體化、專業化、特色化和國際化運作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推動建設跨國藍色產業園、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打造海洋國際合作的青島樣板、山東實踐,為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輸出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堅持陸海統籌與深耕向海開放內外兼修,聯合國“海洋十年”與經略海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一個更加開放、更加自信的西海岸,正向世界張開懷抱,展現風采。
創新突破促全面提質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今年是新區的“創新突破年”。將實施“十三大創新突破行動”,推動新區全面提質、向更高水平邁進。
“創新”就要打破常規、優化重組,敢于闖新路;“突破”就要打開缺口、超過自我,開創新局面。
突出科技興海,西海岸新區組建科技創新委員會,放大海洋資源集聚優勢,統籌全區涉??萍假Y源,加快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積極打造面向世界前沿的海洋科學城。
目前,新區集聚海洋物探及勘探、海藻活性物質等涉海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中船海洋裝備研究院等國字號涉??蒲性核?0多家,建成涉海高校11所,海洋人才達到7.1萬人、涉海合作院士25名。
新區還積極探索“企業出題、校所答題、聯合攻關、政府服務”模式,實施“揭榜掛帥+科技專員”激發創新活力,設立1億元高校校長基金,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大院大所向區向海發展,保障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核心運營機構落地。
科技創新形成強力支撐,新區現代海洋產業集聚成勢。
世界最大噸位級“海上石油工廠”P70、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世界最大的圓筒型“企鵝”FPSO……一個個“大國重器”紛紛從海西灣駛出。依托海西灣國家級船舶海工產業基地,新區正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術船舶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基地。2022年,新區的船舶海工重點規上企業營收同比增長7%,這樣的表現殊為不易。
在海洋生物醫藥領域,新區正加速實現規?;_^去一年,BG136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抗腫瘤海洋藥物,明月海洋中藥制劑等項目竣工,得益于科技成果轉化的破題與規?;a力的釋放,帶動新區海洋生物醫藥重點規上企業營收同比增長16%。
海洋產業是海洋經濟的主體,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是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鮮明標志。突出產業強海,新區大力實施海洋產業突破行動,以發展海洋優勢產業為重點,積極培育海洋新興產業,突出“強鏈延鏈補鏈”,推進海洋產業提質增效。
數據最有說服力。2022年,西海岸新區六大海洋主導產業完成增加值占全區海洋經濟總量的72.8%、同比增長12.4%,對海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9.9%,已然成為新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站在時代潮頭,讓我們帶著光榮與夢想,去追求新區海洋事業更加絢麗的蛻變、更有分量的飛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通訊員 李濤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