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時政微觀察丨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個中華文化的熱烈擁護者、忠實學習者?!?/p>

      在幾千年歷史中,中華民族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帶著這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他從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經驗智慧、人民至上的民本思想、天下一家的豁達胸懷,將新時代中國引領到新的歷史方位上。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

      6月2日,中國歷史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件展品前,駐足凝望。

      這樣的瞬間,何其熟悉:

      專程到“向往已久”的河南殷墟,仔細觀摩青銅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蒙蒙細雨里,到千年學府湖南岳麓書院,望著高懸的“實事求是”匾額,久久凝思;四川眉山,舉目望向三蘇祠,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次次身體力行,彰顯出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與思考。

      “一個熱愛中華大地的人,他一定會愛她的每一條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頁光輝的歷史?!痹诤颖闭üぷ鲿r,習近平曾這樣深情告白。

      他組織編寫涵蓋正定古代、近代、現代各階段歷史的普及讀物《正定古今》?!坝辛诉@本書,就可以更好地鑒古勵今?!?/p>

      后來到福建、浙江工作,習近平保持著讀縣志、看古籍、品經典的習慣。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考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孔子故里,拿起《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兩本書說要好好看看;他到北大探望國學泰斗湯一介,了解大型國學叢書《儒藏》編纂情況;在出訪途中萬米高空的專機上,他與記者談論“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

      從諸子百家到唐詩宋詞,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里,他常常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他將“革故鼎新”的智慧運用到改革創新中;把“自強日新”“道法自然”的古訓化為新發展理念;以“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的清醒統籌發展與安全;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等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一系列標志性引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不斷產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逐步形成。

      △近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日文及中文繁體等8個文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內外發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內在的基因密碼就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里。“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p>

      △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園,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學研究等情況。

      2021年仲春時節,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福建武夷山朱熹園。

      在印有朱子名句“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的墻前,他駐足良久。他多次引用這句古語,回答了“為了誰”這個根本命題。

      為了“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帶領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了“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推進改革,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因為“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他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因為“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他號召全面從嚴治黨。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彼弥T葛亮的《出師表》表達自己的心情。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榆林中共綏德地委舊址考察。

      2021年秋天,陜西榆林,中共綏德地委舊址,一行字映入眼簾——“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吹竭@句父親說過的家鄉話,他不由地輕聲念了出來。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時,他將這句話深深刻在心里。

      植根中華,也尋根中華。他說:“我們的根扎在勞動人民之中?!敝哺腥A,更能感知中華,感受這方土地上百姓的急難愁盼,所思所愿。

      在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上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面對中外記者,他鄭重承諾——

      “我們一定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恪盡職守、勤勉工作,決不辜負黨和人民重托?!?/p>

      “‘平天下’不是打天下,不是統治天下,而是讓老百姓擺脫貧困,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天下都以你為榜樣去和平發展,用你的理念去協和萬邦,實現大同,這就離‘平天下’不遠了?!?/p>

      在地方擔任領導干部時,習近平曾這樣談及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解。

      天下情懷,是以和為貴、兼收并蓄的大國胸襟,也是順應時代、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

      △2023年4月7日,習近平主席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廣東省廣州市松園臨水而坐,觀景品茗,縱論古今。

      2023年4月7日,習近平主席邀請法國總統馬克龍漫步嶺南園林。

      千年古琴奏響《高山流水》,習主席為馬克龍總統講了伯牙子期的故事。

      “這兩天里,我們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進一步領略了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增進了對現代中國治國理政理念的了解?!瘪R克龍說出自己的感受。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边@是中華民族始終崇尚的品德和胸懷。

      這些年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告訴外國友人,中國新發展將為世界帶來新機遇,為動蕩的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十年前,他在古絲綢之路的途經地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如今已吸引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參與。

      面對全球發展和國際安全局勢等的持續復雜變化,他相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不斷豐富和拓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和實踐路徑。

      △2022年1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在黨的二十大后首次出訪中,習近平主席引用“治國之道,富民為始”表明中國要繼續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式現代化,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從“文明蒙塵”到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引領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不僅讓14億多中國人感到自豪,還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2023年5月18日,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陜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園為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的中亞國家元首夫婦舉行歡迎儀式和歡迎宴會。這是習近平夫婦在紫云樓前同貴賓合影留念。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

      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人民,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踏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遠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