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野盛宴
博物版
歷經4年匠心制作,手繪近200幅博物圖,著名作家張煒先生所著《我的原野盛宴》(博物版)驚艷亮相,讓自然文學真正有了大自然的模樣。
《我的原野盛宴》(博物版)是張煒回望個人童年經歷,調動豐厚的生活積累與閱讀思考創作的一套自然文學讀本,共5冊:《千鳥會》《在老林子里》《月亮宴》《去燈影》《追夢小屋》。作家以豐沛深沉的情感,書寫了“人在大地上詩意棲居”的故事,筆墨間流淌著對自然深厚的大愛,傳遞出萬物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深沉哲思。文學性與知識性兼備,豐富的科普知識和人文知識,具有通識教育的獨特魅力。
01
非虛構力作
在生命最為成熟的階段交出自己的童年
“這是講述小時候住在膠東半島海邊林子里的一段生活,是真實發生過的。從地圖上看,膠東半島位于山東半島的最東端,像插進海中的一個犄角,在古代完全可以稱得上蠻荒之地,已是天涯海角了。到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這里仍然是莽林叢生,完全不是現在的地理形貌。
那時候林野深處就住了我們一戶人家,朝夕相伴的是自然界的動物和植物,與熱鬧的外部社會距離很遠。父母外出做工,不能時?;貋恚抑饕桥c外祖母為伴,生活相對單調孤寂。這種生活盡管在社會層面上是如此,但可以在大自然中尋找樂趣,有更多機會跟林中生靈打交道,同它們發生摩擦的頻率更高。《我的原野盛宴》就是寫這段生活、情景和感受?!?/p>
這是作家張煒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對這套書的寫作緣由所作的交代,對他來說,這部作品是在生命最為成熟的階段,用歲月沉淀的慈悲墊底,交出的自己的童年。這樣的童年故事,浸潤著作家廣博的知識儲備、豐厚的生活閱歷、深沉的哲思智慧,堪稱送給孩子的一份成長厚禮。
02
三餐四季
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自然文化課
一株草、一朵花、一只鳥、一個昆蟲……當你觸摸到自然、生活和歷史深處,總能在不經意間觸達一個豐富的世界,一個人與自然相依相伴、和諧共生的世界。
“如果所謂的‘自然文學’濾掉人類生活這個主體的深邃與復雜,專門寫大自然,這樣的自然文學會更好嗎?”張煒植根于生活,去講述人與自然的種種故事,“林中人”的野外生存要義,在書中的故事里得到了饒有興味地呈現。
真正的自然不只是優美的自然風光,也不單是鄉野的生活,而是飽含生命意識的自然萬物。《我的原野盛宴》(博物版)充分展現出自然文學的自然屬性和文學屬性,將自然的“形與神”相結合,為大家展現了一場美妙的自然文化盛宴,沉淀千年的自然文化,滲透著人類的智慧,躍然紙上,給讀者提供了理解自然的方式。
植根于生活,三餐四季里藏著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張煒在豐富的故事中描繪了膠東半島的動植物資源,每個名稱、每幅圖畫、每個故事,都是給讀者的無聲自然課。正如作家所說,“書中寫了許多就地取材的林中吃物,這些豐盛佳肴都是自然環境中的擷取與創造。外祖母發明了許多精妙別致的生活物件和美味。她在地僻人稀的野林里,自己釀酒做醬,采藥制炭,會隨季節改變,做出五光十色的美酒佳肴,春夏秋冬異彩紛呈。由于環境對人的改造和限制,會壓迫出一種創造力。這種創造力在推動人向內、向大自然的尋求過程中,產生出驚人的豐贍?!边@種與貧瘠對抗的精神盛宴,才是作品想要表達的“盛宴”之義。
“背上背著七顆星”的七星瓢蟲是田野的護衛;歌聲動聽的葦鶯送給路人無數美妙的歌;漂亮的凌霄向親人表達著祝福與愛意;比目魚承載著凄美的民間戲劇故事……諸多人與自然的奧義躍然紙上,為讀者送上了一堂獨屬于中國人的自然文化課。
03
相知相惜
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我的原野盛宴》(博物版)為讀者開辟了一種認識自然文化的途徑,描繪出一幅幅人與自然相知相惜的美好圖景,通過一個個意味深長的故事,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出入深林的采藥人老廣,給讀者帶來無數有趣的故事。早年間,老廣用接骨草治好了一只折了后腿的老兔子,后來,野物來報恩,在林間空地的樹墩上為老廣準備了最好的吃物,花紅果兒、煮花生、栗子、核桃、炸魚和燒肉、一壺老酒……應有盡有。
“林子里有一萬種聲音,只要用心去聽,就會明白整個大海灘上有多少生靈在嘆氣、說話、爭吵、講故事和商量事情。”在書中,自然萬物的情感,跟人類的情感一樣,得以公平地表達??蓯鄣睦洗魧氃诮洑v與人的疏離、陪伴后,終究要回歸天空;小銀狐會因為人的捕獵而不再信任人類;害了風寒的野雞會自己采藥治?。辉迫笗蚰吧丝拷⒆佣鼻械伉Q叫;每個地方都被一只野物給管住,暗夜里會有小黃鼬這樣的“灘主”默默守護著林野和村莊……
這樣動人而富有哲思的故事,在書中俯拾皆是。壯壯爺爺有槍卻從不殺生,“我”放生銀狐,壯壯放生受傷的狐貍……這些林野間的故事,將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相知、相惜、相助體現得淋漓盡致。
來源:青島出版集團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