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多家城商行、農商行和5月初部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之后,近日,又有多家村鎮銀行發布公告,對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進行下調。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利率整體已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根據市場供求變化,綜合考慮自身經營情況,靈活調整存款利率,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環境下的正常現象。
吉林大安惠民村鎮銀行公告稱,自6月1日起,調整部分存款利率。調整后,活期存款利率執行0.3%,三年期存款利率執行3.15%,五年期存款利率執行3.15%,其它期限存款利率保持不變。
自5月31日起,深圳羅湖藍海村鎮銀行下調一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均為10個基點。其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存整存整取利率分別由2.25%、2.85%、3.5%、4.0%下調至2.15%、2.75%、3.4%、3.9%。
5月31日前,也有多家村鎮銀行對存款利率進行了調整。嵐縣慧融村鎮銀行下調部分存款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存整存整取利率執行2.15%、2.6%、3.2%、3.5%,聊城滬農商村鎮銀行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由3.45%降至3.21%,下調24個基點。
自4月開始,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原因何在?
中國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最近調降存款利率的情況較多,原因之一是銀行凈息差收窄,在讓利實體經濟的情況下,需要壓降負債成本?!按婵钍倾y行最主要的負債來源,中長期存款利率相對更高,居民定期存款大規模增加,提高了銀行的負債成本,因此銀行主要降低中長期存款利率。”他說。
婁飛鵬還表示,人民銀行指導利率市場利率自律定價機制最新修訂了《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辦法》將“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納入考核,也是推動銀行調降存款利率的一個因素。
實際上,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一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而今年4月,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將“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作為扣分項納入評估體系,對存款利率合意調整幅度提出更加精細化的要求。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先前存款利率調整不到位的銀行近期紛紛調降利率,以滿足評估要求。
不止如此,5月中旬,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還調整了通知存款和協定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引導商業銀行適度下調兩類存款利率。
婁飛鵬認為,銀行降低存款利率不僅有利于穩定凈息差,也有助于增強體系穩定性,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展望未來,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考慮目前存款利率已經處于較低水平,隨著宏觀經濟回復、融資需求上升,2023年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從中長期看,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是大勢所趨。對居民個人而言,如果資產配置中存款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居民應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如果追求穩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及貨幣基金、儲蓄國債等。
(記者 張莫 實習生 楊樂雯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