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亞洲首座油氣處理與岸電設備共建平臺——埕北油田調整/曹妃甸21-3油田開發項目(以下簡稱“項目”)CEPC平臺導管架在青島完工裝船,標志著平臺建設取得關鍵進展,對推動我國海洋油氣資源綠色開發、高效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總重接近80架波音747
據承建單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介紹,該平臺為一座8腿8主樁平臺,建成后將超過10層居民樓的高度,投影面積相當于大半個標準足球場,總重量近15000噸,相當于80架波音747客機的總重。它是埕北油田調整/曹妃甸21-3油田開發項目的核心裝備。該項目通過新建平臺、海管、海纜、修井機,新鉆一批生產井等,推動埕北油田“老樹抽新芽”、油氣年產再上新臺階,助力端穩端牢中國能源飯碗。
導管建設和裝船,圖片:海油工程提供
導管建設和裝船,圖片:海油工程提供
岸電心臟亞洲首創
另據了解,該平臺是我國海上最老油田——埕北油田時隔36年后,新添的第三座中心平臺。
作為我國海上第一個現代化油田、我國第一個對外合作油田,埕北油田由CEPA平臺、CEPB平臺和原油儲罐平臺組成。和“A、B”兩位“老大哥”不同的是,此次建造的CEPC平臺既不是常規海上油氣處理平臺,也不是常規岸電應用工程的核心設施“電力動力平臺”,而是它們的“共生體”——將高壓輸變電設備與油氣處理設施共建在平臺上,相當于直接給傳統中心處理平臺安上一顆岸電的心臟。這種平臺建造模式為國內首次嘗試,亞洲尚無先例。
該建造模式是中國海油大規模推廣岸電入海,實現能源清潔替代的進一步嘗試?!笆奈濉币詠?,中國海油通過獨立建設的電力動力平臺,作為連接海上與陸上電網的重要中轉站,將陸上變電站輸送的高壓電進行降壓處理再送至各油氣處理平臺,為海上油氣田提供綠色動力。而采用這種共建模式,不僅可降低碳排放,也可減少一座常規電力動力平臺,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投資,提高油田開發效益,開創了我國海洋油氣資源“綠色開發、高效開發”模式的新篇章。
近期下水9月底全線完工
據悉,自去年10月30日陸地建造開工以來,埕北油田調整/曹妃甸21-3油田開發項目團隊克服平臺建造時間短、技術難度大、建造風險高、疫情造成施工降效等多重挑戰,通過不斷優化施工措施和施工計劃,提前鎖定場地和船舶資源,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和安全底線,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同時對標歷史最佳實踐,加速推進項目建設。
CEPC平臺導管架將于近日下水安裝;平臺組塊正在進行二層主結構總裝、頂層甲板預制、機械專業總裝等工作,預計9月底實現陸地完工。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趙彭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