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建筑是城市的身體,老建筑是城市成長的最好見證,展示著一脈相承的城市“腔調”。
青島是中國近代新興的標志性城市,老城區是青島突出的城市名片,老建筑是散落于此的“時代遺珠”。2022年,青島市啟動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推動老建筑保護利用,用“繡花針”功夫喚醒每棟老建筑,讓老建筑修舊如故、重獲新生。同時,建立老建筑調查評估長效機制,及時擴充保護對象,豐富保護名錄,多角度、全方位保護老建筑。
圖片來源:青島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
保留老建筑的“根”和“魂”
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梳理每棟老建筑的價值保護要素,編制成冊,組織建筑方案評審,確保原汁原味保留老城風貌。為更好地實現修舊如初的效果,遵循“尊重歷史、延續歷史、傳遞歷史”理念,最大程度保留原形制,聘請南方的老師傅對建筑進行保護修繕。其中包括,外墻修繕根據實際現狀進行精細調色,確保新修繕墻面與原墻面無色差,新舊協調修舊如舊;屋面修繕按照建筑原貌對紅瓦進行更換,還原老建筑原有風貌,尊重歷史修舊如故。通過一系列舉措,門窗、墻面、屋檐、石柱、臺階、拱券等諸多歷史價值要素得到了有效保留。
新舊技術齊上陣
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認真研究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藝、原做法,突破工藝技術瓶頸??偨Y了紅外熱像儀空鼓檢測、面層鉆芯取樣、空鼓部位保護性拆除、壓縮空氣清理、勾縫、排鹽、鋪釘鍍鋅鋼絲網、分割縫彈線等28道保護修繕工藝。積極探索建筑數字化轉型,創新BIM+VR+AR全數字設計模式,把新技術應用到老建筑保護修繕中。此外,用創新的技術方案為老建筑帶來新生機,助力文旅業發展。
圖片來源:青島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
打造街區新業態
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深入發掘青島歷史文化,尊重街區民俗文化及建筑本身遺留的歷史年代符號,保護主要歷史信息和物質載體,講好歷史故事。引入了烘焙、小吃、手作、書房、咖啡、藝術策展等“青春產業”,整體打造“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業態場景,讓老建筑“活起來”、“火起來”。
圖片來源:青島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
圖片來源:青島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
圖片來源:青島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
老建筑保護修繕系統性機制探索任重而道遠,保護工作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據悉,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市保護更新處將會同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陸續出臺《青島市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和利用條例》《青島市歷史與傳統風貌建筑保護技術導則(試行)》《青島市近現代歷史建筑修繕施工導則》《青島市歷史風貌建筑修繕工藝工法圖鑒》《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工程施工現場標準化圖冊(試行)》等政策文件。據介紹,下一步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將積極推動老建筑的保護與傳承、修繕與更新、開發與利用,為城市留住“根”與“魂”。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周潤 通訊員 劉煜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