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樣誕生的?我們人類又是從哪里來的?”
“恐龍那么強大,為什么會滅絕?”
“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為什么和朋友吵架之后我會很難過?”
……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生發出對自然、社會、自身的各種各樣的疑問,他們心中充滿著對世界、對自我的好奇,總是在思考“為什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兒童天生就是哲學家。
在信息日新月異、知識更新迭代迅速的當下,我們應當如何保護孩子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提升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及時進行哲學啟蒙,讓孩子學會理性的思考,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兒童為什么要學習哲學?
著名學者周國平說:倘若你更想孩子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哲學就是“必修課”。通過對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無用”又“無解”的重大問題的思考,哲學給予人的是開闊的眼光、自由的頭腦和智慧的生活態度,而這些品質必將造福整個人生。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嚴春友教授認為: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學習哲學可以讓孩子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思考,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并且有勇氣去面對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煩惱、困惑與挑戰。
《萬物有哲學》
嚴春友 著
央美陽光 繪
嚴春友教授為孩子們編寫了《萬物有哲學》。這套哲學啟蒙書將哲學道理寓于故事之中,把哲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科普知識結合起來,用感性的語言來表達抽象的道理,帶領孩子們從哲學的角度認識世界、思考人生。
這套書一共分為四冊:《生命的故事》《神奇的植物》《動物的智慧》《蛻變與成長》,首先解讀一個個科學小知識,然后在“哲學思考”模塊啟發孩子們思考科學知識背后所蘊含的哲學道理,學會思考自我和世界的關系。
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
用長遠的眼光看世界
《生命的故事》講述了地球生命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演化歷程。
地球上本來一片荒涼,什么生物也沒有??墒?,從這荒蕪的星球上竟然“長出”了如此多樣的生命,實在是一個奇跡!
地球生命的祖先,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從比灰塵還微小的生命演變為各種巨大的動物、植物……
生命的出現和發展依賴于非常特殊的環境,只有那些更能適應環境的生物才能夠存活下來。
通過閱讀,孩子們可以領會到:萬物都在變化,唯有變化是永恒的。偉大往往源于最渺小的開端。世間萬物是發展變化的, 哪怕微小的力量也不可忽視。
事物之間是緊密聯系的,每一個生命都與整個地球乃至宇宙是一體的,每一種生命樣態都與地球環境乃至宇宙狀態有密切的聯系。
學習植物向上的力量
獲得不斷成長的勇氣
《神奇的植物》講述了植物強大的生命力——水里有水草,山上有山花,冰雪之下也潛伏著植物的幼芽或根系,一旦春風來臨,它們就會長出綠葉,開出花朵。
樸實平凡的狗尾草, 無論生存的土地多么貧瘠,不管面對怎樣的狂風暴雨,它都頑強地生長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狗尾草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堅強,讓我們明白“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
枇杷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我們要學會道法自然,遵循事物自身發展的規律?!坝賱t不達”,任何人的成功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積累、默默堅持,最終才能收獲美好的人生。
了解動物的生存智慧
培養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懷
《動物的智慧》展示了各種動物的生存智慧以及動物行為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鷹的視力非常好,是有名的“千里眼”;北極熊在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的惡劣天氣下也能生存;蜥蜴斷掉的尾巴還可以長出來……很多動物看起來十分弱小,可是它們卻能夠很好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并練就了與環境相適應的生存本領。
每只動物都是大自然創造的藝術品,是地球幾十億年演化的結果。在大自然這個家庭中,沒有哪種動物是多余的,每種動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長久以來,人類不斷地研究、學習動物們的生存智慧,幫助人類更好地生存、發展。
萬物同源,動植物和人一樣重要,地球上的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的。地球不僅屬于人類,也屬于其他生物,人類與自然萬物唇齒相依。
觀察生命的蛻變與成長
理性應對順境與逆境
《蛻變與成長》展示了青蛙、蜻蜓、蟬、蝴蝶和鳥這五種動物的成長過程,它們各自不同的生存智慧給人以啟迪。
很多人認為美和丑是對立的,所以,看見蝴蝶會贊嘆,看見毛毛蟲會尖叫。然而,看似不起眼的毛毛蟲卻變成了美麗的蝴蝶,所以,美和丑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現在處于“毛毛蟲”階段,不要因為自己的不起眼而自卑,而要樂觀、努力、堅強地生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呢?
每種動物都有獨特的生存本領,從受精卵長成動物寶寶,再到成年,這些動物冒著無數次被天敵吃掉的風險,能夠活下來實屬幸運。
這些故事讓孩子們明白:生命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過孕育和成長,經歷波折與挑戰。因此,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被尊重、被珍惜,畢竟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可貴的、不可重復的。
哲學是啟迪人生智慧的學科?!度f物有哲學》這套書可以幫助5-8歲的孩子進行哲學啟蒙,形成基本的時空概念,了解生物在演化、進化鏈條上所處的位置;認識生命現象和植物、動物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以及人類的局限,形成對生命的敬畏和憐憫之情;提高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促進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來源:青島出版集團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