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中華名小吃”魯味齋可謂婦孺皆知。始于1927年,歷經三代人的傳承和創新,已在濟南開設150多家直營連鎖店,依托百年匠心和非遺技藝,魯味齋以它的獨家特色圈粉無數。
據了解,青島市商務局積極推動省內外老字號招引力度,老字號“請進來”,“走出去”,灌溉青島商貿煥發新活力,“請進來”的泉城味道魯味齋,也看好青島市場。同時,根據魯味齋“走出濟南、走出山東、走向全國”的發展戰略,它于4月22日正式登陸島城,在市南區江西路上青島首店開業。
魯味齋現場
開業當天,記者來到魯味齋青島江西路店,店內熱銷場面火爆,現場客流不斷。聽聞家門口的“百年老字號”新店開業,早早就有市民等候,只為一品魯味齋非遺脫脂扒蹄。
青島首店售賣的多款經典鹵味,也是濟南老店的味道:鎮店之寶非遺脫脂扒蹄,中華名吃扒雞、金獎虎皮鳳爪、五香醬排骨、醬香豬頭肉、精肉大烤腸、醬鹵鮮豬肝、無骨鳳爪......明廚亮灶、新鮮現煮,出鍋就能到嘴兒,百年老字號點燃島城市民消費熱潮。
魯味齋現場
非遺:“一炸、二燉、三燜、四泡”熬制“琥珀色扒蹄”
非遺文化記錄了歷史前進的每一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魯味齋聚焦技藝延續,推動文化傳承。它的產品體驗早已領冠濟南的熟食界,大豬蹄子一年賣出超一百萬只。
記者獲悉,魯味齋從口味創新到百店直營,再到線上直播,這一老字號一直在探索新時代浪潮下的賡續與迭代,魯味齋虎皮大豬蹄“一炸、二燉、三燜、四泡,道道工藝都不能少,最終出鍋才能達到‘醬紅、琥珀色、核桃皮’的標準。”這一脫脂扒蹄制作工藝也被認定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魯味齋虎皮大豬蹄
傳承:傾注三代人心血,一只美味扒蹄承載“齊魯鄉愁”
近年來,魯味齋一直在不斷地探尋“走出濟南、走出山東、走向全國”的更多途徑。魯味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輝認為,腳踏實地去發展,才能真正堪稱“一煮鹵味滿城香,百年匠藝續新章”的非遺初心。
“魯味齋原名魯香齋,由我的二老爺爺王承君創立,后來傳給我的父親王瑞麟,更名為魯味齋,經我父親王瑞麟經營了一生后傳給了我,至今已傳承三代人,不少遠在省外和國外的老顧客仍然喜歡購買魯味齋產品,因為這個品牌承載著大家的‘齊魯鄉愁’。”作為魯味齋第三代傳承人,王劍輝表示,如今他帶領團隊在保持傳統工藝的前提下,抓住行業發展先機,創新性融入現代技術和做法,不斷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新需求。同時,他還及時拓展電商渠道,將魯味齋扒蹄經真空包裝后通過線上平臺發往全國各地。
發展:光大“脫脂工藝”非遺傳承,踏上青島熱土開啟新篇
要吃到醇厚鮮香的魯味齋扒蹄,必須要去趟濟南?不必這么麻煩!4月22日起,青島顧客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當天,魯味齋青島首家店在市南區江西路正式對外營業,周邊小區居民紛紛表示,這家的產品味道特別正宗,并且衛生、干凈。吳先生以前在濟南出差時就吃過魯味齋豬蹄和扒雞,印象特別深刻,“我尤其喜歡吃‘魯味齋虎皮大豬蹄’,吃起來又香又糯軟爛入味兒。沒想到魯味齋真把店開到青島了,有歷史文化積淀和品牌保障,吃著放心。”
魯味齋現場
山東省老字號、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名吃、濟南名吃、濟南特產、中華名小吃……載著一項項榮譽,魯味齋踏上新征程,新一代掌門人王劍輝告訴記者,當踏上青島這片火熱的土地開始,他與團隊便立下新志向:新環境、新起點、新前景,一定要把脫脂工藝等非遺技藝傳承好,開啟品牌發展的新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周潤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