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進一步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服務保障作用,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加強金融政策集成,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市財政局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2023年青島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
作為一個綜合性的金融支持文件,《政策措施》充分體現了部門政策集成和機構投放任務有效銜接、宏觀貨幣工具和地方產業政策協同發力、財政資金引導和市場資源配置相互補位的特點,共包括十三條政策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用好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服務實體經濟。鼓勵銀行機構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發力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二是健全金企對接機制,會商破解融資難題。開展2023年金企對接“春雨行動”,實施“五個百億”行動計劃;組建金融服務會商專家團隊,對金企對接中的難點問題定期會商、會診。
三是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深度支持重點領域。用好銀行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考評辦法、貸款獎勵政策,擴大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加強金融輔導和“金融管家”服務重點產業園區力度。
四是提供貸款接續服務,緩解融資接續壓力。鼓勵銀行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貸款延期方式,避免盲目限貸、壓貸、抽貸、斷貸。用好政策性轉貸引導基金,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五是提高信用貸款占比,增強融資可獲得性。鼓勵銀行機構加大信貸產品創新,著力提高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發放力度和效率。用好政府采購合同貸,為小微企業提供純信用線上融資。
六是推進首貸培植行動,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擴大共享數據開放,疏通“首貸戶”信息缺乏等融資堵點,鼓勵銀行機構開展精準培植和特色化風險評估,為“首貸戶”提供有力信貸支持。
七是完善銀擔合作機制,助力企業融資增信。通過給予擔保費補貼等方式,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提升支農支小業務發展。鼓勵融資擔保機構創新產品,滿足多樣化金融需求。
八是發展供應鏈金融,豐富企業融資模式。引導銀行機構、產業鏈核心企業與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融資平臺對接,為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核心企業給予財政獎勵。
九是落實降息減費讓利,壓降企業融資成本。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服務費用或變相轉嫁服務成本,支持銀行、支付機構推出減費讓利舉措,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十是實施貸款風險補償,提升信貸投放積極性。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杠桿效應,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用于不良貸款置換或財政補助,鼓勵銀行機構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十一是深化數字金融轉型,提升企業融資效率。推動“金企通”金融服務綜合平臺提質增效,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推進數字賦能普惠金融,創新研發數字金融產品,提升服務精準性。
十二是打造創投風投資本高地,服務科技創新發展。創新籌辦第五屆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修訂出臺創投風投行業扶持政策3.0,不斷提升創投風投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作用。
十三是積極服務企業上市,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推動服務企業上市“十項工作機制”落實,深入開展專項培訓活動,積極招引優質上市公司,力爭2023年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10家以上。
下一步,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將會同全市金融系統及相關部門,進一步優服務、提效能、強保障,爭取打造一流金融領域營商環境,為實體經濟振興和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