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2022年年報陸續披露中,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近日,中證協已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2年度經營情況分析》,透視去年全年證券行業的經營數據及發展態勢。其中,證券經紀業務是券商第一大收入來源,占比32.55%;在投資、投行、資管三大業務領域中,前十名頭部券商的收入之和占行業總收入的比重均超50%。
行業第一大收入來源
為證券經紀業務
總體來看,2022年證券行業整體業績短期承壓,140家券商實現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同比下降21.38%;實現凈利潤1423.01億元,同比下降25.54%;行業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5.31%,同比下降2.53個百分點。諸多券商各主要業務收入有所下滑,其中證券投資業務下降成為拖累行業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2022年全行業實現證券投資收益608.39億元,同比下降55.94%。
從主營業務結構來看,2022年證券經紀業務依然是行業第一大收入來源,占比32.55%,較上年有所提升。投行業務、資本中介業務、證券投資業務緊隨其后,分別貢獻營業收入的16.69%、16.03%、15.4%。投行業務收入與資本中介業務收入占比均較上年有所提升,分別提升2.76個百分點、3.28個百分點。資管業務收入占比較為穩定,為6.86%。
2019年以來,受益于注冊制改革及兩融業務持續擴容,證券經紀業務與投行業務收入占比均有明顯提升,對全行業的貢獻度分別提升9.2個百分點和3.3個百分點。
頭部券商優勢凸顯
中小公司差異化發展
綜合來看,頭部券商資產規模及經營業績穩居行業前列,且在證券投資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等方面貢獻行業一半以上收入。截至2022年末,總資產CR10(前十名收入之和所占的比重)、凈資產CR10分別為51%、45%,前十名公司相對穩定。2022年營業收入CR10、凈利潤CR10分別為46%、60%。同期,證券投資業務凈收入CR10、投行業務凈收入CR10分別為69%、56%,呈持續上升之勢。證券經紀業務凈收入CR10、資本中介業務凈收入CR10、資管業務凈收入CR10分別為44%、47%和53%。
以龍頭中信證券為例,其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51.09億元,同比下降14.92%;實現凈利潤213.17億元,同比下降7.72%,總資產規模達1.31萬億元,同比增長2.32%;歸母凈資產達2531億元,同比增長21.01%??v觀其年報,雖然營業收入等數據同比下降,但公司多項業務仍保持行業第一。
此外,中小公司差異化發展,一些中小公司在部分業務領域表現優異,其業務收入躋身行業前列。以國金證券等為代表的公司把握全面注冊制改革重大機遇,提升投行服務水平,投行業務凈收入連續三年位居行業前十。以東證資管、財通資管等為代表的公司積極適應主動管理新趨勢,服務不同投資者資產配置需求,資管業務凈收入連續三年位居行業前十;以長江證券、華創證券等為代表的公司在投資咨詢業務領域表現突出,相關業務凈收入連續三年位居行業前十。
從已披露的上市券商年報來看,部分中小券商業績彈性十足,浙商證券、華林證券去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41%、0.17%;方正證券、信達證券去年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7.88%、4.75%。
同時,2022年證券行業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促進資本形成、價格發現、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服務實體經濟實現直接融資5.92萬億元;其中,通過IPO、增發、配股等股權工具實現融資1.37萬億元;通過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等債權工具實現融資4.54萬億元,引導金融資源流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值得關注的是,券商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022年證券行業共服務124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實現融資2520.44億元;服務150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實現融資1796.36億元;服務83家企業登陸北交所,實現融資164.77億元;上述三個市場IPO上市的企業數量與融資金額分別占全市場的83.41%、76.36%,展現了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記者 周尚伃)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