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交所債券做市業務上線以來,首批12家債券做市商充分發揮交易所市場“競價交易匿名撮合、報價交易顯名競爭”的優勢特點,通過匹配成交、點擊成交方式為12只基準做市利率債、29只基準做市信用債和11只自選做市債券提供了集中持續的報價支持,吸引了大批投資機構積極參與交易。
首先,做市債券成交量顯著增長。基準做市利率債日成交量達41億元,較去年增長297%;基準做市信用債日成交量達23億元,較去年增長428%。
其次,做市債券成交連續性明顯提升?;鶞首鍪欣蕚鸦具_到單券每日成交100筆,較去年增長數倍,個別活躍券單日成交超過300筆,實現場內債券交易盤中連續成交。
最后,做市債券價格發現功能有效發揮。做市商通過跨市場、多策略的報價將基準做市利率債價差持續收斂至0.001元的市場最小值,將部分基準做市信用債價差收斂至0.01元以內,做市債券的估值定價得到市場初步認可。
公開資料顯示,上交所債券做市業務于2月6日上線,有效提升了債券市場活躍度,促進了交易連續性,在發現市場價格、穩定市場波動、健全債券估值定價機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繼續做好債券做市業務保障工作,持續關注市場發展動向,確保業務平穩有序開展,后續還將優化指示報價、合并申報等做市便利功能,并穩步推動做市商隊伍擴容,增加基準做市債券范圍和類型。上交所將持續發揮債券做市業務在提升市場流動性、發現市場價格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提高交易所債券市場風險定價和資源配置的基礎功能,更科學合理地引導資金配置,降低融資成本,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