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之后,2023年,青島市在推動作風能力提升常態化長效化上再啟征程,部署開展2023年“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用作風能力提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創業干事的實踐中。
據了解,此項專項行動自2023年3月開始,至年底結束,分為學習動員、查擺問題、整治整改、擂臺比武、督導考核、建章立制6大步,其中,查擺問題、整治整改貫穿專項行動全過程。
“六個環境”全方位提升
結合青島市高質量發展以及營商環境市場需求,青島市委、市政府把專項行動細化為政策、服務、要素、市場、法治、人文六大重點任務,以問題為導向,對“六個環境”全方位提升。
優化政策環境專項提升行動狠抓政策兌現落地,將結合實際推出更多“立得住、叫得響、真管用”的政策舉措。重點查找整治惠企政策供給不到位,落實上級政策打折扣、搞變通、做選擇,惠企政策宣傳和兌現不到位、落地周期長、紅利釋放不充分等問題,強化政策集成供給和跟蹤問效,切實提高企業獲得政策便利度和實效性。
優化服務環境專項提升行動以大力提升服務效能為目標,堅持“有事必應、無事不擾”。重點查找整治服務企業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吃拿卡要”“庸懶散拖”“推諉扯皮”,政務流程不優化、“網通數不通”,企業、群眾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全力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打造溫馨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優化要素環境專項提升行動旨在打通全要素供給堵點難點,提高配置效率。重點查找整治保障重點項目落地中土地供給、工程建設、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中梗阻”,服務企業發展中幫助爭取各類資源要素不主動不及時等問題,切實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
優化市場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提升市場開放透明度。重點查找整治設置不合理條件、歧視性條款排斥市場主體,人為干預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市場監管不規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等問題,堅決打破各類隱形壁壘,打造充分開放、活力迸發的市場環境。
優化法治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強化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重點查找整治法治意識不強,“新官不理舊賬”、濫用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涉企司法不公正,甚至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問題,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優化人文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重點查找整治對企業重視程度不夠,不愿為企業站臺、與企業家打交道,“官本位”思想較重,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不高,創新創業載體建設不足等問題,切實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
“10大重點領域”精準整改
在市級層面,此次專項行動確定了10個重點領域和35個重點參與單位,讓專項行動有了更加明確的落地抓手,彰顯了青島深化作風能力的決心。
10個重點領域是政法、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商務、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土地規劃、市場監管、生態環保、行政審批領域,分別由市委政法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行政審批局負責組織本單位、本領域開展專項行動。其中政法領域由市委政法委牽頭,主責單位為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此外,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政府辦公廳(市口岸辦)、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務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等35個單位被確定為專項行動的重點參與對象,其他市直部門(單位)將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開展專項行動,推動形成“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濃厚氛圍。各區(市)、功能區參照市級層面做法組織實施,形成上下聯動、一貫到底的工作局面。
日前,青島市委、市政府已經召開“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大會。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在動員大會上強調,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作為市委、市政府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具體行動,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以深化作風能力為抓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努力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
來源:長安街知事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