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青島市總工會、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政府承辦的致敬中國紡織—慶?!昂陆ㄐ阈〗M”建組70周年大會在中國紡織“上青天”文化傳播基地——青島市北區紡織谷隆重舉行。
大會現場
弘揚“火車頭”精神 70年薪火相傳
郝建秀在青島國棉六廠細紗車間做擋車工期間,于1951年創造了全國工交戰線的第一個科學工作法—郝建秀工作法,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帶動掀起了全國工交系統和紡織行業的技術革新浪潮。1952年,其所在班組被命名為“推廣郝建秀工作法模范小組”,簡稱“郝建秀小組”,并被原紡織工業部和全國紡織工會授予“永遠發揮火車頭作用”錦旗。
大會以觀看紀錄片的形式深情回顧了“郝建秀小組”70年光輝足跡。70年來,“郝建秀小組”成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小組組長換了一任又一任,但她們始終堅持“勇挑重擔、拼搏創新、樂于奉獻、爭創一流”的“火車頭”精神,將個人成長融入產業發展、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實踐中,揮灑青春汗水、貢獻智慧力量;她們與時代同行,在“火車頭精神”的引領和感召下,在平凡中成就輝煌、用辛勤書寫傳奇,展現出了當代中國紡織人務實創新、奮發圖強的時代風貌,書寫出了新時期產業工人凝心鑄魂、實干興邦的時代贊歌,成為全國紡織系統一張永不褪色的名片。
傳承紡織精神 建功新時代
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張建剛在致辭時指出,“郝建秀小組”“火車頭精神”是青島百年紡織工業文明的智慧結晶,也是山東乃至全國紡織行業寶貴的精神財富。希望作為本次大會的舉辦地,也是中國紡織“上青天”文化傳播基地的紡織谷,能始終秉承工匠和創新精神,通過此次大會,將“郝建秀小組”“火車頭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立足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建設,持續放大服務產業轉型發展的引擎效應,為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曉在致辭中表示,山東省是紡織服裝產業大省,回顧過去120年的發展歷程,實屬不易。“郝建秀小組”是全國紡織工業建設的一張名片,更是山東紡織的榮耀。70年來,廣大紡織產業工人和企業家,在“火車頭精神”的感召下,勇挑重擔、拼搏創新、樂于奉獻、爭創一流,為推動全省乃至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創新發展和行業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會上,“郝建秀小組”第十任組長許琳、“趙夢桃小組”小組代表王艷梅、“鄧建軍科研組”組長姜永強,作為新時代紡織行業先模代表,圍繞“弘揚‘火車頭精神’、做新時代最美奮斗者”先后做主題發言;倡議全國2000萬紡織人以郝建秀、趙夢桃、黃寶妹等為榜樣,爭做新時代的最美奮斗者,建功新時代,引起強烈反響。
發起倡議 爭做最美奮斗者
會上,為了弘揚“郝建秀小組”優良傳統,以“火車頭精神”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秘書長鄭國峰宣讀慶祝“郝建秀小組”建組70周年倡議書。倡議全國廣大紡織企業生產班組、勞動模范和職工同志們,堅持弘揚實業興國的愛國精神,堅持弘揚務實創新的科學精神,堅持弘揚協同發展的團結精神,堅持弘揚人才為先的人本精神;以學習弘揚郝建秀小組“火車頭精神”為契機,守正創新、篤定前行,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扎實的工作和更加優異的成績,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推動紡織強國高質量發展而繼續奮斗。
崇尚勞動 爭做“最美紡織工”
70年光輝的歷程,70年閃亮的足跡,榮譽和鮮花的背后,更有著一代又一代郝建秀小組成員一脈相承的辛苦和付出。為了向“最美奮斗者”表達崇高敬意,更為了向遇到困難的奮斗者們表示關心和愛護,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向一線困難紡織職工送來專項慰問金10萬元。
為了進一步唱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旋律,展現行業職工以平凡工作詮釋不平凡的主人翁風采與優秀品質,激發廣大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奉獻一行的正能量和自豪感。作為本次大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主席王倩共同啟動“最美紡織工”推樹活動。下一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和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將在全國紡織行業推選不超過20名紡織服裝企(事)業單位政治堅定、品德高尚、愛崗敬業、業務精湛、遵章守紀的一線職工,在行業和工會全媒體進行集中宣傳。
賡續根脈 創建行業文化新高地
青島是中國紡織“上青天”工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作為本次大會舉辦地的紡織谷,是青島百年紡織歷史文化傳承載體,更是中國紡織“上青天”文化的“根”與“魂”。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山東省、市、區地方政府以及來自上海、青島、天津紡織行業的領導嘉賓共同為中國紡織“上青天文化館”進行開館揭幕。
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長邢冠蕾和青島市市北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新學共同為“全國紡織干部研學培訓基地”揭牌。紡織谷成為行業首家“國字頭”紡織干部研學培訓基地。
新時期,為了更好地利用青島乃至山東腹地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成果、新優勢,紡織谷將立足青島,面向全國,搭建文化交流和產業合作平臺,努力打造全國地標性的工業文化園區和紡織服裝產業就地轉型發展的標桿典范,為推動行業文化建設、賦能創新發展增添新活力。
合力共建 助推“科技、時尚、綠色”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紡織谷積極發揮自身在工業遺產、工業旅游、產融結合等方面的先行創新和資源集聚優勢,依托國際時尚產業園建設,以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成創新發展為主線,大力夯實文化、科技、金融、商務等產業賦能平臺建設,集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數字科技、服務貿易等企業(機構)300余家,以文化產業化和產業文化化的創新實踐,走出了產城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會上,在與會領導和嘉賓的見證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山東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國富期貨有限公司、山東港信期貨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青島時尚紡織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青島英皇貿易有限公司、青島紡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就在紡織谷發起成立紡織原料期現貨供應鏈服務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各方將圍繞平臺建設的總目標,積極發揮各自技術、資金以及關聯資源優勢,在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支持下,由政府平臺公司主導,在系統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通過期現貨、金融服務、集采集配等手段規避紡織原料價格波動風險,為穩定上下游紡織企業供應鏈、產業鏈發揮積極作用。
活動期間,出席大會的部分領導和嘉賓先后參觀了紡織谷包豪斯車間·文創藝術中心、包豪斯藝術街區·沉浸式生活場景體驗中心。置身國家工業遺產的活化場景,領略當下最前沿、最時尚的生活方式,成為與會領導嘉賓津津樂道的話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朱秀鵬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