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日前披露,恒泰證券股權轉讓塵埃落定,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成實際控制人。去年以來,已有超10家券商進行股權變更,多為中小券商,受讓方中頻頻出現國資身影。
業內人士稱,券商通過多渠道進行股權變更以期獲得全新業務機遇,而國資背景實力相對雄厚,能夠滿足證券業對證券公司控股股東的要求。
券商股權變更頻繁
證監會于1月30日核準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成為恒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東,核準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恒泰證券、恒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至此,恒泰證券股權變更塵埃落定。
事實上,2022年以來,股權更迭成為券商業內焦點。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包括誠通證券(原新時代證券)、國新證券(原華融證券)、麥高證券(原網信證券)、德邦證券、太平洋證券、九州證券、東興證券、大同證券、天風證券、方正證券、國盛證券、瑞信證券、大同證券等10余家券商出現股權變動。
其中,多家券商完成“易主”。例如,方正證券2022年12月發布公告表示,在相關方股權變更完成后,中國平安成為方正證券實際控制人;2022年7月,麥高證券100%股權已經變更登記至指南針名下。
記者注意到,積極尋求股權變更的多為中小券商。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中小券商股權變更是中介市場競爭的結果。我國證券行業供給側改革推進順利,注冊制改革、資產管理去通道、財富管理轉型和衍生品業務開展等要求金融機構專業化、品牌化和規?;?,這意味著證券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同時,中國證券行業正在逐步進入有序競爭時代,部分盈利能力不佳的中小券商積極尋求資產重組,形成自身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
國資成為優選受讓方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小型券商股權變更中,不少國資成為優選受讓方。
例如,恒泰證券的主要股東華融投資為北京金融街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北京金融街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西城區國資委。九鼎集團2022年12月公告顯示,九州證券收到證監會關于其變更主要股東、實控人的批復,核準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成為九州證券實際控制人。據悉,武漢金融控股集團為武漢市國資委100%控股。
為何中小券商紛紛引入國資?
“國資作為大股東能夠讓券商員工獲得更強的穩定感?!碧锢x表示,券商行業是中介服務行業,主要的成本是人工成本,市場品牌和關鍵員工是其競爭力所在。在疫情沖擊下,民資當前現金流并不充沛,中小券商資產杠桿并購有所受限,對于合規等工作往往經驗或信心不足。
某券商人士稱,引入國有資本的大多屬于中小券商,轉讓原因包括控股股東自身出現問題或在財務需求下主動轉讓所持有股權。而國資背景實力相對雄厚,可以滿足證券業對證券公司控股股東的要求。
在證券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背景下,中小券商正在通過多元化的渠道增強自身實力,尋求差異化發展。業內人士表示,規模化、數字化和特色化是中小券商在未來市場發展中擁有一席之地的戰略選擇。中小券商可以主動被頭部券商并購,或與其他券商重組,形成規模效應,提升品牌價值;中小券商亦可找到實力股東,獲得資金支持,進而招募和培養富有競爭力的專業人才,實現彎道超車;中小券商還可尋找細分市場,發展特色業務,打造區位資源,形成下沉市場競爭壁壘,打造自身獨特競爭力。
(記者 周璐璐)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