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2022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陸續完成備案,青島高新區立菲夢享家的2家成員企業,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市工研院”)19家企業榜上有名……區域數家“紅色”園區內好消息頻傳,正是青島高新區黨建引擎強勁的有力佐證。
企業的穩健發展離不開黨建引領。近年來,青島高新區加快構建“1+2+1”現代產業體系,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企業落地扎根。同時,不斷夯實各級黨組織,非公企業、孵化器等黨建工作基礎,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在推動非公企業發展的同時,將“紅色基因”注入非公“血脈”,使黨建工作成為激活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紅色引擎”。
織網扎根 盤活黨建“紅色陣地”
黨建引領創佳績。近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三批次青島市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備案公示名單,市工研院中19家企業成功認定。優異成績的取得除了企業“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優勢之外,更是園區黨建工作引領企業發展的一大縮影。
作為青島市標桿孵化器,市工研院黨支部為助力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部署要求,堅持“科創星火”黨建品牌的核心引領作用,持續加深與園區“創業17號”非公黨支部共建共享,探索形成“一核心 雙支部 三創新”的“科創星火123”模式,實現公有制企業黨建與非公企業黨建“雙輪驅動”。
園區“科創星火”黨建展廳成為青島高新區新晉網紅黨建打卡點,已接待訪客超2000人次;在優秀黨員企業建設了“分子快檢 星火加速”等分陣地,發揮企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打造“科創星火”尖刀班,通過雙支部黨員的密切聯系了解企業需求,以優質高效的科技服務解決企業急難愁盼。
2022年以來,市工研院先后開展黨支部集中學習37次,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調研科技企業、科技服務機構等近20家,組織開展創新創業服務活動60余場次,服務企業600余家次,累計服務超過萬人次。通過以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模式,市工研院成功孵化高科技初創企業400余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0余家、擬上市企業7家,累計實現產值超80億元。
成功的非公企業黨建成果讓越來越多的園區認識到黨建的重要性。2022年6月,青島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黨群服務中心舉辦揭牌儀式,進一步提升園區非公黨建和群團服務水平;青島立菲醫療器械創新園黨支部堅持以創新為第一要務進行醫療器械自主研發,以支部“組織力”賦能企業發展“生產力”。
黨工共建 畫好黨群“同心圓”
近日,青島高新區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職工書屋獲“2022年度青島市市級職工書屋”稱號。青島高新區總工會一直致力于推進基層工會職工書屋建設,不斷創新職工活動載體,分門別類的書籍與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企業職工業余文化生活,更突顯了青島高新區黨工共建工作的具體成效。
職工智能書柜
自功能區改革以來,黨建引領非公企業創新發展一直是青島高新區黨建工作探索的重點。長期以來,青島高新區總工會聚焦非公企業工會組建的難點、堵點,秉承黨建與工建深入融合發展的理念,將非公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重點把握好園區非公企業“帶思想把方向、帶組織強基礎、帶隊伍建功業”三個關鍵環節,堅持“黨建帶工建”與“工建促黨建”雙向發力、同步推進。
為將黨建與工建有機融合,青島高新區總工會結合自身實際,依托非公黨組織力量,在思想引領、工作制度、權益保障、活動陣地上聯建共享,努力做到黨員職工在哪里,黨工組織就覆蓋到哪里。落實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各項工作部署;著力打造園區新時代區域共享職工之家;組織全區各級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專題黨課活動;累計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安全知識競賽、法律援助培訓等專場活動100余次,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地見效,不斷提升非公黨建工作水平,在企業中間樹立了“黨建引領”的光輝旗幟。
在“黨工共建”模式下,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非公黨組織共計115個,非公企業黨員總數達1334人。黨建、工會等群團服務職能延伸到各非公企業黨組織,更好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建工作和產業發展有機統籌和深度融合,助力企業高質量蓬勃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通訊員 叢蘭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