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院士港已有10位院士簽約入駐 明年底將“院士滿園”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楊志堅

      位于李滄區金水路171號的青島國際院士港,如今越來越成為受院士們歡迎的創業熱土。截至目前,這片占地88畝的土地如今共接待了40多名海內外院士親臨園區參觀考察,并已有袁隆平、王玉田等10名院士簽約入駐園區。近日,記者來到青島國際院士港采訪了解到,為了能入駐園區,很多院士都是“院士托院士”來打聽院士港的政策、配套等,想要帶著可產業化的項目入駐園區。預計到明年年底青島國際院士港將達到滿園狀態,將有30名國內外院士簽約入駐。

      1

      花園辦公區布局創新高地

      青島國際院士港毗鄰青島世博園,比鄰濱海大道、中國海洋大學,占地面積約88畝,建筑面積19.6萬平方米,共建有26棟多層辦公樓,面積約7.2萬平方米;3棟高層辦公樓,面積約6.4萬平方米,是青島市內唯一一個多層、低密度、高舒適性花園辦公園區。根據未來發展要求,青島國際院士港進行了整體布局和功能區域劃分,包括院士創新創業區、博士創業孵化區、創業加速區、人才公寓以及商務配套區。

      青島國際院士港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都文杰介紹,院士港共以網絡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高端設計等為產業方向,重點引進各國世界級水平的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以及海內外博士團隊。院士港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經營、市場運作、專注創業”的運作模式,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的運作模式,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創新,以人才高地建設推進創新高地建設,以環境優勢增強競爭優勢,為李滄區追趕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產業支撐。

      院士港 (1)

      今年底入駐院士達到13名

      青島國際院士港自今年6月份運作以來,共接待40余名海內外院士親臨園區參觀考察,王玉田院士、周壽桓院士、袁隆平院士等10名院士已成功簽訂合作協議。“其中有2名是國外院士,8名是國內院士,我們計劃到今年年底能簽約13位院士。”都文杰稱,對于符合入駐院士港條件的院士,他們建立了院士庫,目前國內院士的資料庫已經建好,國外院士的資料庫正在建設中。按照院士資料庫的范圍甄選院士簽約合作,預計到明年年底將達到滿園狀態,即能簽約入駐30名院士,包括25名全職院士和5名柔性院士。

      據介紹,通過院士創新創業活動,青島國際院士港將培養出一批科技創新和創業人才,轉化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出千億級產業鏈。同時,實現“引進一個院士,帶來一個團隊,落地一個項目,帶動產業優化”的連鎖效應,將李滄區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院士聚集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成為全國知名的研發之區、創新之區、設計之區和智慧之區。

      院士港 (2)

      眾多院士爭相簽約入駐

      來院士港參觀考察的院士對這里的條件和環境是滿意的,但研發資金才是最大的問題。為了解除院士團隊的顧慮和難題,李滄區組建了風險投資基金,確立了寬容失敗的理念,讓院士團隊可以潛心研發,不被資金困住手腳。院士們如果想獲得風險資金的投資,首先要求帶來的研發項目是國際一流水平,全職院士須在項目企業中為第一大股東且占股30%以上,院士每年累計在院士港工作時間不少于3個月,項目的產業化也必須落戶在李滄區。

      目前,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入駐的院士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居多。談到這個特點時,都文杰說,中國工程院的各個學部產業化的項目居多,而且各個學部相互推薦,讓青島國際院士港成為院士們爭相打聽的“香饃饃”,很多都是“院士托院士”來打聽院士港的政策、配套等,想要簽約入駐。據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簽約入駐園區的院士及院士項目,青島國際院士港正在開發建設一款APP應用,建好后將可以一站式解決院士項目日常運營遇到的各種問題。此外,為了使最新的研究成果得以產業化,李滄區還在院士港西南側規劃了占地約3000畝的高端產業園區,計劃明年啟動。

      院士港

      2億畝鹽堿地有種水稻潛力

      在這些已經簽約青島國際院士港的院士中,袁隆平院士可能是最受關注的一位院士。今年10月份,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落戶。作為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袁隆平院士入駐青島國際院士港后,將擔任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耐鹽堿高產水稻、超級雜交稻和高光效應用三個方向科技成果的轉化。

      記者了解到,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位于李滄區青島國際院士港16號樓,計劃在膠州灣北部沿海處設立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和相關實驗室設施設備,項目啟動資金1億元,遠期項目投資規劃將超過20億元。項目將申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海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屆時青島將成為全球新一代水稻種業的研發中心、總部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研發中心計劃于2016年年底掛牌,2017年投入實施運營,計劃三年內實現耐鹽堿水稻畝產200千克。

      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棟介紹,研發中心建成以后,將選育出在我國2000萬畝沿海鹽堿地推廣的海水稻品種,每年按1000萬畝推廣增產200萬噸糧食。與此同時,我國內陸尚有十五億畝鹽堿地,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我國咸水湖泊儲水總量超過淡水湖,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后,在我國內陸和咸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千克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千克,多養活約2億人。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發展我國耕地具有重大意義。另外,還可以開展面向全球的海水稻品種輸出,僅東南亞具有3億畝的鹽堿地,糧食增產潛力巨大。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