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涼,流感逐漸進入季節性活躍期。各地流感疫苗接種也進入高峰期。今冬明春我國的流感流行趨勢如何,我們又該怎樣做好預防、科學應對呢?
今年我國的流感活動有哪些特點?
專家介紹,根據全國哨點醫院的監測情況,當前我國流感活動正進入上升趨勢。
中華醫學會肺血管病學組委員姜紅妮稱,今年5月份到7月份,在南方地區有過一次甲流的暴發,10月份開始,在哨點醫院監測的情況是略有上升。
哪些人群是易感人群?
專家介紹,所有人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不過,不同人群流感癥狀的輕重,有所不同。
姜紅妮稱,其中比較容易產生重癥流感的,一般是小于5歲的兒童(特別是小于2歲的兒童)、年齡大于65歲的人、孕婦,還有一些是有基礎疾病的這部分人群。
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區分?
專家介紹,流感的癥狀相對較重,主要表現為高熱和全身性癥狀,包括頭疼、全身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而普通感冒發燒持續的時間相對較短,全身性癥狀較輕,恢復得也較快。得了流感,一旦出現危重癥表現,就要盡快就醫治療,避免盲目或不恰當地使用抗菌藥物。
預防流感要注意什么?
專家提醒,預防流感,大家在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同時,須規范佩戴口罩,并接種流感疫苗。由于每年流感的病毒株情況不同,流感疫苗也會有相應的調整,加上流感抗體不是終身有效的,因此建議市民每年重新接種流感疫苗。
姜紅妮稱,只有少數人群是不太適合接種的,比如說有非常明顯的過敏癥狀(特別是既往接種疫苗有過過敏史的)、有免疫系統的疾病、近期有發熱,或者是最近一個月接種過其他的疫苗,可以暫緩。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