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軍)副校長、中層干部選聘權在學校;校長可根據學校特色發展需要設置課程、選聘教師……連日來,青島第十五中學、青島華夏職教中心、青島電子學校等8所學校陸續向社會公布了學校管理權限清單,標志著青島市在市北區和8所學校試點的學校管理清單制度正式落實,“政校聯動”的清單管理模式在青島市全面推開。
據了解,學校管理權限清單制度是青島市推行管、辦、評分離改革,構建現代教育治理體系的又一突破。該市作為全國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試點單位,2015年開始在建立教育行政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基礎上,啟動實施學校管理權限清單制度試點,以清單形式明示學校管理權限的實施依據、工作流程、承辦機構、監督投訴機構等,并接受社會監督,全面推動學校管理權限的依法、規范、民主運行。為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高學校依法治校水平,2015年底,青島市教育局決定在市北區及青島十五中等8所學校試點學校管理清單制度。
管理清單制度明確了學校職責權限:把學校管理的基本權限、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事項和重大決策事項納入清單目錄,同步將副校長和中層干部聘任、內部機構設置等在學校依法自主辦學方面具有關鍵作用的14項管理權限下放給學校,校長可以根據學校多樣化特色發展的需要設置課程、選聘教師、支配經費、配備設施等。管理清單以“一事一單”的方式,標明每件事項的監督機構和聯系方法,并通過校園網向社會公示。同時,該市要求工程基建、招生招聘、財務等重大工作須經由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研究決定等程序,讓校長“權力”通過規范議事程序平穩、有序實現。
“學校是辦學的主體。教育有沒有活力,關鍵要看學校有沒有活力。”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鄧云鋒表示。如今,在教師聘任、課程設置等方面,學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權。
作為普通高中,青島十五中的“選課走班”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除了國家課程,該校還開設56門校本課程,這些課程有的由學校老師講授,有的則外聘專業教師。“像德語、法語等語言類課程,攝影、舞蹈等藝術類課程,都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開設。”校長孫睿說,課程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余地、個性發展舞臺也大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被激發,學校辦學也更有活力。
在青島電子學校校長崔西展看來,允許校長在核定的職數內,按規定程序聘任副校長,自主設置內設機構、選任中層干部;允許市管學校在核準的用編進人計劃內,自主招聘緊缺、特色專業人才和重點院校優秀畢業生;尊重教師職業特點,打破先筆試后面試的傳統選拔方式,推行面試前置遴選優秀人才……管理權限清單制度的實施加快健全了學校自主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機制,實現了權力運行的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有助于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
鄧云鋒表示,青島市有地方立法權限,在全國率先開展學校立法工作,制訂的《青島市學校管理辦法》已進入政府審議階段。“政校聯動”旨在理順政校關系,針對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學校辦學中越位、缺位的情況,明確政府對學校經費、師資、安全等的保障職責,特別強調要建立年度計劃制度,依法開展學校項目評審、教育評估、人才評價和檢查等相關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擾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為學校辦學提供了寬松的環境。此外,青島市還積極承擔全國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加強綜合執法,加大對違法辦學行為的執法力度,推動政府管理從重事前管理向重事中事后監管、從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法治手段轉變。
《中國教育報》2016年11月5日第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