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海納云舉行了“智能硬件2022秋季新品發布會”,來自行業協會、高校的多位優秀專家學者齊聚本次發布會。發布會上,海納云重磅推出了全自主研發的“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儀”,以數字技術賦能燃氣安全,實現燃氣管道“無人值守”檢測。
燃氣是城市生活的主體能源,是城市重要的“生命線”之一。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燃氣管道長度和用氣量逐年增長,燃氣安全形勢也愈發嚴峻,年均燃氣爆炸事故約900起左右,其中,在天然氣事故中,管網事故占較大比例。燃氣管道泄漏及安全問題成為城市公共安全亟待解決的課題。
海納云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儀 實現燃氣管道無人值守檢測
“傳統的燃氣管網泄漏檢測往往是通過巡檢人員沿著燃氣管線用儀器檢測是否出現泄漏,存在效率低、發現時間長等問題,而且70%屬中低壓微小泄漏,人力很難發現。”據海納云產品事業中心張吉昌介紹,“針對這些行業痛點,海納云自主研發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儀,使用時安裝在燃氣閥門井,以激光器為紅外光譜發射源,通過可調諧半導體二極管激光吸收光譜技術(TDLAS),精準識別燃氣微量泄漏,可全天候24小時監測燃氣管網運行狀態,一旦檢測到燃氣泄漏會立即觸發報警,有效代替人力巡檢。”
▲海納云“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儀”
據了解,該產品采用自然擴散式采樣結構,具備三重氣體過濾裝置,通過自研算法精準識別燃氣管道泄漏,同時可智能區分燃氣和沼氣,探測精準,誤報率低。此外還具有無線信息傳輸、水浸風險預警、多重環境參數監測、防盜報警、設備傾斜報警等功能。采用低功耗設計,壽命可達5年以上,具有易安裝、免校準、高精度、長續航、高防護、大存儲等優點。產品還具有本安、隔爆雙重認證,滿足井下惡劣環境,可廣泛應用在閥門井、排水井、下水道、化糞池等地下密閉空間。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無人系統安全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孫曉禹點評說:“智能化的專業探測儀,有助于防控城市地下井室燃爆事故,為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提供硬核支撐?!?/p>
軟硬協同 燃氣安全一張圖監管
為了實現燃氣安全監管的智慧化升級,按照“智慧監測”+“綜合監管”思路,海納云還自主研發了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前端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儀對燃氣管網進行實時監測,當監測到燃氣泄漏時會立即上報平臺,系統會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到場維修,實現燃氣泄漏識別—預警—處置的全流程管理。平臺還可實現對城市燃氣安全監測預警一張圖展現、狀態監測、預警分析、輔助決策、處置跟蹤等功能,使行業主管部門對轄區內燃氣安全整體態勢進行宏觀把控,促進燃氣安全向預警式、診斷式的安全運行模式轉化。
海納云“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
以創新驅動為引領 助推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納云深耕數字城市行業,“數字應急與城市生命線”是其5大重點場景之一,除了燃氣安全,業務還涵蓋供水、排水、熱力、管廊、地鐵隧道等18個專項領域,具備頂層設計、核心技術、軟硬件研發及一站式交付能力。
海納云智慧應急全棧賦能體系
秉承產品為場景服務的理念,除了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儀,海納云還自主研發了應用在供水場景的管道泄漏相關儀、消防場景的“慧眼OCR傳輸裝置”等系列智能硬件設備,同時推出全自研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全面打通“端邊管云場”五大層級,完成從“神經末梢”到“中樞”的系統性構建,以更加靈活、更高適配的優勢完成數字應急場景落地。截至目前,海納云應急行業的案例實踐已覆蓋青島、重慶、武漢、上海等十余個城市,涉及燃氣、供水、排水、電梯、消防、交通安全、森林防火等業務場景。
下一步,海納云將進一步發揮人才、技術和研發等方面的優勢,加快關鍵技術攻關,通過技術創新結合場景應用,創新適用于更多細分場景的智能硬件,以軟硬件一體化為基礎,打造全生命周期運維管理服務,為城市安全運行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火墻”。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