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釗賢做客“民生在線”,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工作”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網談中,楊釗賢表示,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深入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間斷、下決心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環境突出問題,全市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市民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青島藍”已成為常態
“今年以來,我們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滿足市民環境訴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出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集中開展了環境問題‘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努力解決好市民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推動全市生態環境再上新臺階?!睏钺撡t介紹。
空氣質量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也是我市常抓不懈的重點任務。 市生態環境局重點突出源頭治理和減污降碳協同,強化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調度推進機制,開展道路環境顆粒物出租車走航,組織各區市全面排查梳理大氣污染源,出臺了大氣污染治理攻堅“30條”,協同控制工業、城市揚塵、機動車船、燃煤等方面的污染,空氣質量越來越好,連續兩年穩定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截至目前,PM2.5濃度達到25微克/立方米,較大幅度的優于二級標準的35微克/立方米,今年已有228個好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天,是2013年國家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以來最優水平,“青島藍”已成為常態。
水環境和土壤環境,直接關系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關系飲食和居住安全。市生態環境局實施了水環境質量保障提升攻堅方案、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等,對大沽河、北膠萊河、風河等9條重點河流和萊西湖等4個重點水庫,制定了“一河(庫)一策”,做到因地制宜、精準施治,大力改善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14個國控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到四類及以上,其中三類及以上的有9個,同比增加1個;6個省控斷面在全部達標的基礎上,三類及以上的優良水體數量,同比也增加了2個。堅持立法先行,織密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安全網”,修訂出臺了新的《青島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條例已于2022年1月正式實施,全市16處城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土壤環境保持安全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了100%。
青島依海而生,向海而興。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活力海洋之都”,我市堅持以海灣綜合治理和美麗海灣建設為主線,切實加強海洋環境保護。過去五年,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分別為98.5%、98.6%、98.8%、98.8%、99%,實現了好上加好。生態環境部首次開展了全國美麗海灣評選,靈山灣從全國眾多海灣中脫穎而出,位列4個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第一名。
“百日攻堅”解決生態環境問題76件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今年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環境問題“百日攻堅”專項行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收到良好效果。
楊釗賢在網談中介紹,集中開展環境問題“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這也是落實“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的重要內容。從今年5月到8月底,在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集中開展“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重點針對今年以來信訪舉報、省督察熱線、明查暗訪等發現的生態環境領域的頑瘴痼疾,確定了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等五個主攻方向,下決心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目前,專項行動累計梳理80件問題,已解決76件。為進一步鞏固全市生態環境領域“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成效,市生態環境局保持攻堅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從現在開始至12月底,集中開展推進解決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常態化攻堅行動,著力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歡迎廣大市民積極提供線索,一起推動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解決好生態環保督察群眾投訴件。去年,中央和省都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期間,廣大市民通過督察熱線反映了一些環境問題。市生態環境局作為全市的牽頭部門,建立清單化調度制度,督促推動整改落實,同時,聘請了第三方從專業角度對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成效進行評估,確保整改實效。目前,兩輪中央、省督察交辦我市的6548件信訪件,已完成6483件,65件正在整改中。通過整改,推動解決了一批長期難以解決的歷史遺留環境問題和群眾關心關注的“老大難”問題。
暢通各類投訴渠道,統籌解決投訴事項,不斷完善解決環境訴求的長效機制。市生態環境局整合信訪舉報、12345政務服務熱線、12369網絡舉報、新聞曝光和新媒體投訴,全面暢通了“信、訪、網、電”等各類訴求渠道,明確“接、轉、辦、核、銷”等各環節工作流程和操作規范,著力處置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輿論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從信訪投訴看,從2017年的1.38萬件到2021年的8600件,今年1至8月份接受生態環境投訴舉報4271件,實現了逐年下降,今年問題化解率達到了97.6%。
墨水河連續多年實施整治環境變好
網談中,有網友提到,經過治理,這兩年墨水河環境好了很多,下一步還有更好的治理措施嗎?楊釗賢表示,2015年8月開始,即墨相關主管部門陸續投資29億元實施墨水河、龍泉河綜合整治工程,堅持全線截污治污、全線中水回用、全線清淤的治理理念,打響了整治改造墨水河的攻堅之戰。近年來,即墨區陸續實施墨水河清淤、城區雨污混流改造、水生態修復、墨龍河生態補水、張家西城河上游科技創新園污水泵站應急設施建設等工程,墨水河水質穩步提升。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墨水河入海口、西城匯斷兩處國省控斷面水質類別均達到地表水Ⅳ類,超過國家Ⅴ類水的水質要求。下一步,即墨區將加快推進即墨區污水處理廠、即墨區北部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繼續實施城區雨污分流改造、管網檢測修復,從源頭上保障墨水河長治久清。
針對個別汽修廠半夜偷偷噴漆和汽修廠及4S店噴漆廢氣擾民的問題,網友建議是否可以建設集中噴漆中心。 楊釗賢介紹,建設機動車維修行業集中噴漆中心是提升全市行業企業環境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去年,市生態環境局和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機動車維修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的通知》,針對維修企業周邊居民投訴異味問題,鼓勵機動車維修企業較為密集的區域合理設點建立噴涂中心,配置先進高效的VOCs治理設施和生產設施,通過規?;a實現VOCs的集中處理,降低環保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目前市北、嶗山等已建設汽修鈑噴中心。下一步,將繼續聯合市交通運輸部門鼓勵更多企業開展機動車鈑噴中心建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