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公開第二輪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2021年5月13日至6月2日,山東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省環保督察組”)對青島市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于2021年7月28日反饋了督察意見。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力做好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截至2022年7月,已完成整改44個,正在推進整改9個;督察組交辦的2975件信訪件已辦結2942件,正在辦理33件。
青島市委、市政府針對省環保督察組反饋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逐一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時限。市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清單化調度、督導督戰、整改銷號等多項制度,持續開展督導檢查,對進展不理想的及時提醒、督辦。堅持精準問責,對督察組移交的4個責任追究問題,依法依規處理。
持續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制定實施全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管控實施方案,建立“1+146+63”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體系,強化國土空間環境管控。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創新實施支持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政策。優化能源結構,淘汰低效燃煤機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升清潔運輸占比,推進交通用能清潔化。推進農業綠色生產,化肥農藥施用總量連續5年負增長。
堅持多元統籌共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和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統籌謀劃推進“雙碳”工作。制定實施深化大氣污染治理攻堅“30條”措施,強化工業、城市揚塵、機動車船、燃煤、有機廢氣等污染防治協同控制,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推進重點流域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雨污分流管網排查整治等16項綜合性措施,全面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強化海灣治理,開展入海排污口(排口)整治,規范海域使用管理,靈山灣獲全省“美麗海灣”優秀案例評審第一名。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重點,扎實做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工作,完成564個建設用地地塊調查評審,持續開展凈土保衛戰。
嚴守自然生態安全底線,強化生態環保執法監管。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邊界,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強化生態保護執法監管,不斷完善“規范、公正、公開、高效”的生態環境執法體系。
堅持環保為民,治理影響群眾生活的其他環境問題。加強噪聲防治,完善工業企業噪聲污染防治,強化城區禁鳴管理,在交通干道沿線噪聲敏感點建設隔聲設施;及時妥善處置餐飲業油煙、汽修廠和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等異味擾民問題;生活垃圾儲存、收集、轉運全程規范操作,避免污染擾民。
下一步,全市各級各部門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督導落實和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持續傳導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壓力,以更高標準、更嚴措施,聚焦尚未完成整改的問題,倒排工期,充分發揮督戰、清單化調度作用,壓實責任,以釘釘子精神,對問題咬住不放、一盯到底,不解決問題絕不松手,嚴格銷號管理,持續抓好整改落實,不斷鞏固整改成效,不折不扣完成省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任務,推動青島市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