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靈山島獲得全國首個“負碳海島”認證

      近日,青島靈山灣入選山東省“抓環保 促發展”百個典型案例,為全省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青島經驗。而靈山灣環抱的靈山島則在今年1月份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認證,成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

      獲得CQC“負碳海島”認證

      靈山島,是西海岸新區目前唯一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32.832平方公里,海島面積7.6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13.6米,是青島市最大的海島,也是我國北方第一高島。

      2020年,西海岸新區決定率先打造“雙碳”示范區,經過綜合考察,靈山島被定為實驗點,并把2020年全年作為碳核算的時間段。在這里,區域封閉、邊界清晰、人員流動大,碳排放要素相對完整,作為打造“雙碳”示范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示范價值。核查包括碳排放和碳吸收。碳核算范圍主要分能源活動的排放、電力調入引起的排放、太陽能發電帶來的減排、農業活動引起的排放、廢棄物引起的排放和森林碳匯6項。經過3個多月核查,研究團隊摸排了165家漁家樂、290輛燃油車、193艘漁船及2000多名居民、7.3萬名游客生產生活全過程碳排放情況、森林碳匯產生的溫室氣體清除情況,最終獲得核查結果。

      2022年初,西海岸新區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服務中心收到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寄來的核查證書,上面這樣寫道:2020年靈山島上因為能源消耗、農業活動與廢棄物處理等過程產生了5668噸二氧化碳當量,因森林碳匯產生的溫室氣體清除量為7001噸二氧化碳當量。由此可得出靈山島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為-1333噸。靈山島由此成為名副其實的“負碳海島”。

      據全程參與此次核查的青島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李景哲介紹,由于國際上沒有藍碳減碳核算標準,如果算上藍碳儲量的話,負碳規模將更大。

      “負碳海島”的建設之路不易

      靈山島上有12個自然村、3個行政村、2400多名居民,這里遠離城市喧囂,宛如“世外桃源”。即便如此,“負碳海島”建設之路也并不容易。

      提高森林覆蓋率,是靈山島建設“負碳海島”的前提。靈山島從1986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30多年來,靈山島已陸續還林3500畝,占整個森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多,目前島上森林覆蓋率高達80%。

      過去,島上居民大多是燒煤取暖,不僅從島外運煤困難,碳排放量也大。從2020年開始,靈山島實施“煤改電”。鋪設海底電纜給島上供電,出臺獎勵政策鼓勵用電取暖,大大減少了碳排放量。

      嚴控燃油汽車存量、禁止增量,也是靈山島實施多年的減碳舉措。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程度不斷提高,逐步滿足了居民的出行需求,許多游客也更喜歡乘坐新能源車觀光游覽,因此島上的新能源車也越來越多。

      島上的垃圾處理是關系“負碳”成效的重要指標。島上日均產生垃圾1.5噸,現在已實現90%外運、10%堆肥處理。

      近年來,靈山島積極開展太陽能照明、光伏發電、清潔能源改造,加強林木保護等工作,逐漸減少碳源,增加碳匯;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實現自然保護區管護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

      同時,與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碳市場能力建設青島中心、青島綠色發展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青島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研究與實踐,研究制定《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完成了清單編制、碳排放核算、專家評審、成果認證等工作。

      “負碳海島”的經濟價值可觀

      從大處著眼,減碳收益是很可觀的。以歐盟碳交易市場價格計算,靈山島2020年產生的1333噸“負碳”價值60多萬元。隨著靈山島減碳行動深入實施,未來的經濟價值會越來越高。

      “負碳海島”還帶來了顯著的品牌效應,吸引大量游客觀光游覽。疫情發生前,島上年均接待游客12萬人次。目前,島上已建成165家特色民宿、2家海洋牧場,形成了旅游業態集聚效應。

      未來,靈山島將以打造特色能源海島為目標,開發低碳生態、康養度假、科普研學等旅游產品,配套完善相關服務設施,引導現有的民宿、漁家宴向綠色、生態、環保、品質化方向轉型,全力打造北方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獨具特色的自然保護區。同時,在加大生態管護力度、提升森林碳匯能力的基礎上,啟動實施“氣改電”工程,全面推廣清潔能源取暖改造,開通靈山島新能源便民公交等等,引導居民游客主動參與到減碳行動中來。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