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伴隨最后一車瀝青混凝土緩緩落下,青銀高速公路丹山大橋西半幅主線順利完工貫通,現場正有序調流轉場至丹山大橋東半幅施工,整體施工工期較原定工期整整提前了13天。項目建設者們正戰高溫、抗雨季、趕工期,不斷刷新項目“進度條”,力爭八月下旬全幅貫通,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
以“搶”的意識緊抓施工黃金期
G20青銀高速丹山大橋段作為進出青島主城區的重要“門戶”,目前日均通行交通量已達9萬輛次,周通行交通量高達63萬輛次,是我省車流量通行最大的路段。自建成通車以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交通量大幅增長,丹山大橋段已出現縱橫向裂縫、塊狀裂縫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常規的小修保養已逐漸難以滿足行車舒適性及安全性的需要。該中修項目可全面提升路面使用性能、改善路容路況,優化駕乘體驗,讓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適、更順暢。為彌補前期疫情帶來的工期影響,搶抓夏季施工黃金季節,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持續優化施工組織,集中優勢力量,投入施工人員近百人,機械設備40余臺,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滿負荷施工,超飽和運轉,以項目“提速快進”回應民眾關切。
以“拼”的態度全力以赴搶抓進度
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把主線搶通作為主要目標,業主、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及檢測單位將“辦公桌”搬到施工一線,圍繞工藝改進、雨期影響等多個“難點、堵點”,現場攻堅,集中突破,將工期優化到極致。針對傳統混凝土工藝凝固時間久、強度低的問題,采用高強快凝C50混凝土進行伸縮縫修補,有效減少結構斷面,提升致密堅硬度,并大大縮短凝固強度時間,為搶占施工“黃金期”打下堅實基礎。針對近期連續降雨影響施工等問題,投入路面干洗車,加大人工清水、排水力度,雨后充分利用大功率吹風設備,加快路面層間雨水蒸發風干,搶占路面攤鋪施工時機。針對暑運期間車流量增大的實際情況,集中全力首先搶通主線,將混凝土護欄防腐、破損護輪帶水泥高強修補料修復等非制約性附屬工程,全部暫緩至恢復正常通行后。
以“攻”的干勁樹牢宗旨意識
為最大限度減少道路施工給過往司乘出行帶來的不便,青島交通發展集團在半幅輪換斷交的基礎上,采取超常規措施,一是在施工現場及沿線收費站增設清障救援隊伍備勤點,3臺備勤車輛24小時待命,加強與高速交警協同聯動,實現中修工程易堵點、車流密集區域備勤全覆蓋,以及突發狀況的第一時間處置。二是與地方交警、屬地防疫檢測點密切配合,建立信息聯動機制,在沿線收費站開啟全部車道及復式亭,高峰時段交通疏導人員及檢測人員滿員在崗執勤,實現快檢測、快放行。三是通過所轄路段龍門架、F屏、崗亭LED屏及交通廣播持續發布施工調流、道路封閉等信息,提醒過往司乘注意行車安全,減速慢行。
以“進”的勢頭持續掀起建設熱潮
“近期雨量較大,工期受到不小的影響,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正科學調整資源配置,細化施工計劃,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力爭進一步縮短施工工期,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項目經理對記者說道。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項目建設者們正趁著晴好天氣,與時間賽跑,與烈日并肩,為盡早搶通主線而奮斗正酣。高溫下的路面,加上瀝青本身所散發的熱量,施工現場的氣溫已直逼40℃,人遠遠地站著,也會烤的臉上直冒汗,但施工人員依舊干得起勁,即使汗流浹背,也要反復檢查路面的平整度、壓實度和溫度,確保質量控制符合規范。而這,只是青銀高速公路中修工程只爭朝夕、大干快干的一個生動縮影。
補足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質。每一處火熱的民生工程施工現場,都是推進城市更新建設的內生動力。全面發動“夏季攻勢”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青銀高速公路丹山大橋中修工程正成為創建文明典范城市的有效助力器。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董承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