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產業園區,代表了我國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形態。
產業園區形成產業集群,從而形成區域特色的地方“名片”。比如中西部園區是以能源、農副產品等為主導產業,江浙一帶的園區以小商品、紡織等傳統產業為主導,依托龍頭企業發展的國際汽車城、寶山鋼鐵基地等產業園區,還有科技資源驅動的中關村等教育資源密集的區域以及高新區等。
在上海,產業園區是這座城市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在青島,產業園區同樣是活躍經濟的價值高地。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載體,產業園區的發展將為實體經濟的騰飛插上“翅膀”。
對標上海發展產業園
當“服務實體經濟”的口號一經喊出后,原本并不是主流的產業園區被推向了大眾的視野,成為撬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力杠桿。以上海為例,產業園區是上??萍紕撔滦推髽I聚集地。上海45.5%的獨角獸企業、58.3%的潛在獨角獸企業都選擇在各類產業園區“落腳”。相比起來,產業園區比辦公樓和商業綜合體更適合成長性、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生存發展。
有數據表明,2021年,上海市產業園區的經濟總量預計超過12.5萬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經濟總量5年內增長了近1倍;完成規上工業產值超3.1萬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近2642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84%。
作為對標的城市之一,上海成熟的經驗做法值得青島學習。日前,青島市嶗山區率先出臺了《嶗山區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建設“四新”經濟集聚區三年行動方案》,并配套出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攬子政策。而抓好實體經濟發展,建設“四新”經濟集聚區具體舉措的第一條,就是把四大專業化園區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提振器”,四大專業化園區畝均稅收將達到150萬元以上。
在要素資源日益趨緊的前提下,嶗山區將建設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物醫藥健康四個“千畝”專業化園區。對標上海、深圳、蘇州等城市的經驗做法,規劃產業園建設格局,注重園區人文景觀、綜合服務等配套要素的整合完善,打造生產高效、生活便捷、生態優良的“三生融合”園區。
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與企業的成長相輔相成。讓龍頭企業壯大園區,充分發揮歌爾、易來智慧照明總部等大項目的“虹吸”效應,精準招引更多鏈接緊密、分工互補的優質企業入駐。建立企業綜合評價體系,完善退出機制,以畝產論英雄、用實績比高低,推動企業優存劣汰、園區提質升級,讓“寸土”真正能生“寸金”。
在管理服務方面,嶗山區將以“產業鏈專班+平臺公司+ 基金”模式推進四大專業化園區建設。由四大產業鏈鏈長主抓,產業專班統籌抓好專業化園區建設。每個專業園區確定一家區屬平臺公司,建立園區建設、招商促進、管理服務專業化團隊,以“專業化、市場化、法制化”要求,加快園區開發建設、雙招雙引、金融投資、運營管理等工作。
建設千億級產業鏈
對比2016到2020年的發展數據可以看出,上海市千億級產業園區規模較為穩定,從最早的跨越式發展已逐漸進入穩定健康的增長階段。上海的產業園區類型眾多,代表了各個產業的高度集中,也為各條產業鏈創造了高附加值的運轉“發動機”。
2個“千億元”,同樣表明了青島的決心。以青島市嶗山區為例,以專業化園區為支撐,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七條重點產業鏈將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總抓手。未來,嶗山區將把產業鏈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圍繞 7 條重點產業鏈,建立產業鏈專班,制定實施產業鏈行動方案、繪制產業鏈全景圖譜,梳理產業鏈重點企業、支撐項目、招引目標,推動產業鏈做大做強。
在四大高端制造業產業鏈建設方面,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健康等細分領域產業,嶗山區已經聚焦發力多年,目前既有產業基礎,又有頭部企業,更有創新能力。未來將繼續瞄準高端化、智能化、集約化目標,堅持龍頭企業帶動,支持“鏈主”企業創新一批行業核心技術、形成一 批在全國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優勢產品,并依托“鏈主”企業的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優勢,協同推動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推進落實。到 2024 年,高端制造業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
在三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建設方面,現代服務業是拉動嶗山區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也是建設“四新”經濟集聚區的關鍵支撐。嶗山區將堅持現代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深度耦合,加快推動現代金融、軟件和信息服務、文化旅游3條產業鏈發展,推動嶗山產業不斷邁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到 2024 年,現代服務業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
政策先行人才來青
有數據表明,2021年,上海市營業收入超過千億級的產業集群近20個。政策的制定和優化,始終是吸引企業發展的“先行者”。
對此,嶗山區制定了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樓宇經濟和高端中介服務四個專項激勵政策。系統集成了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樓宇經濟和高端中介服務等四個方面的政策,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提升和完善,形成了共45條一攬子政策;政策還同近期出臺的嶗山區人才新政進行了緊密銜接,為嶗山區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打造政策洼地,青島市嶗山區深度對標了北京、上海、深圳、蘇州等先進地區政策,全面吸收了省內、市內各兄弟區市的優勢條款,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每年安排 2.6 億元資金,支持力度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比如,對于企業技術改造、機器換人、工業互聯網改造等獎補,突破同市級獎勵資金 1:1 的比例,按照 1:1.2 進行配套獎勵。
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嶗山區還與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深入了解企業訴求,特別是對企業當前普遍關注的技術改造、工業樓宇、房租補貼、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訴求,力求政策更加精準、更加有力。下一步,嶗山區還將陸續出臺虛擬現實、微電子等細分產業激勵政策,不斷優化完善各項政策舉措。
“四新”經濟占GDP比重過半
實體經濟的“生命”,是城區發展的延續。嶗山區因實體經濟而生、因實體經濟而興。嶗山的發展史就是實體經濟不斷迭代升級的過程。實體經濟為嶗山區創造出70%以上的 GDP、4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就業。
到2024年,嶗山區“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45%,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1%左右。到2026年,全區“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50%,也就是說全區一半以上的GDP將由“四新”經濟貢獻,標志著“四新”集聚區建設初見成效。
如何壯大“四新”經濟發展?用產業政策支持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嶗山區全力打造“企業強磁場”,加快推進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四新”經濟企業在嶗山發展壯大。到2024年,“四新”經濟市場主體年均增長15%。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集聚,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0家、專精特新企業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0家。推動“四新”頭部企業集聚,新培育獨角獸企業3家、省瞪羚企業10家,加快推動6家新經濟企業境內外上市。推動高成長企業集聚,新經濟潛力企業、高成長企業累計分別達到40家、新銳企業6家?!八男隆逼髽I總體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
2021年,嶗山區成功創建了高端智能家電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是青島市首家獲批的國家級創新中心。下一步,嶗山區將積極支持歌爾、產研院牽頭爭創虛擬現實和機器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海爾牽頭創建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并推動產業互聯網集聚,進一步支持卡奧斯打造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積極培育能源管理、冷鏈物流等垂直行業的產業互聯網平臺。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如果說,產業園區是發展實體經濟的載體,那么制造業就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石。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總書記強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壯大實體,都離不開制造業,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繼續下功夫。”
目前,嶗山區擁有全市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今年將爭創國家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擁有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9個,獨角獸企業7個,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個,省瞪羚企業15個,市中小企業“隱形冠軍”7個,市“專精特新”企業386個。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山東分院、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等紛紛落戶嶗山,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續兩年居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榜首。制造業已然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在培育建設高端創新平臺方面,嶗山區鼓勵高校院所和企業開展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對新獲批的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按國家級、省級、市級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在鼓勵建設創新創業共同體方面,支持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多元主體參與建設創新創業共同體,通過創新運行機制、整合創新資源、提供優質創新創業服務,實現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產業提升等各功能有機聚合,原則上每個共同體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配套支持。在鼓勵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方面,支持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組建方式多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化、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獨立法人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新認定為山東省新型研發機構、并經省級績效評價為優秀的單位,給予20萬元獎勵。
在高企培育方面,嶗山區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家給予30萬元獎勵;非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家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引進嶗山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經市級確認后,每家給予30萬元獎勵。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方面,對符合條件的規上納統企業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新增部分按5%的比例給予獎勵,每年扶持資金最高50萬元。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方面,對符合條件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新增月度納統企業,三年內根據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給予最高200萬元的研發經費獎勵;對符合條件的在庫企業,按照納統營業收入和工資總額指標情況每年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研發經費獎勵。
在扶持創業孵化服務方面,嶗山區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認定的孵化器分別獎勵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備案的眾創空間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對駐區高校院所和區內企業之間的科技成果轉化,按照供需雙方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的10%分別予以補助,每個企業年度補助資金最高100萬元,每個高校院所年度補助資金最高200萬元。鼓勵科技成果推廣方面。對駐區高校院所和企業上年度為嶗山區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1000萬元以上的,每家單位按照技術合同實際成交額的1‰給予獎勵,每家單位年度獎勵資金最高100萬元。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增強實體經濟贏利能力。發展實體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是構建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走在發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嶗山區勢在必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