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建設以配建停車場為主、路外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停車系統,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智慧縣城。
據悉,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近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黃平兩縣智慧停車項目建設完成并上線運營,實現了人工收費傳統模式向智慧停車新模式的轉變,以數字化夯實縣城運行基礎支撐,成為兩縣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場景與入口。
岑鞏、黃平兩縣地處貴州東部,是國家交通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農村人口市民化進程加快,城鎮化逐步由速度型向速度質量并重轉變,處于加速發展階段。隨著兩縣城區常住人口的增長,縣城內機動車保有量發展迅猛,城市配套建設的停車位嚴重不足,停車資源供需矛盾日趨尖銳,給市民出行帶來很大困擾。
2021年,兩縣以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目標,以停車為場景入口,以“互聯網+”思維深度挖掘城市存量資源與新增資源,加速打破停車信息孤島,實現全域停車資源聯網共享,構建城市級停車大數據云平臺,構建智慧城市新型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自2021年起,岑鞏縣對城區七個原有停車場及2780個路面停車泊位進行提升改造,并新建了13個停車場,統一納入城市級停車大數據云平臺,基本實現城區停車資源的數字化、可視化、平臺化管理。
岑鞏縣智慧停車項目采用慧停車全平臺化管理,通過智能化采集、互聯網傳輸、多渠道繳費的管理模式,實現城市停車的無人值守、無感支付,減少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該項目根據各街道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安裝了慧停車魚眼視頻樁、高位相機等設備,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統籌路內、路外停車資源,并與動態交通相互協調,實現“一次綁定、全縣通停”、動靜態交通一體化治理,切實解決市民停車出行與城市交通治理的的難點、痛點。
今年3月1日,黃平縣“智慧停車”運營管理平臺正式上線啟動會舉行,標志著黃平縣停車治理工作邁上了數字化、平臺化管理的新臺階。
2021年10月,黃平縣啟動城市智能化停車收費管理項目,對城區主干道路內停車泊位進行統一智能化改造。目前,平湖路,紅軍路,百花大道,營上路等共計12條路段1000多個泊位已上線運營。
松立集團貴州中立宇智能停車開發有限公司李詣介紹,在智慧停車管理路段泊車的車主可通過慧停車APP進行車位的查詢、預約、導航、繳費,支持余額、銀聯、微信、支付寶等多種繳費方式。停車15分鐘不收費,超過15分鐘收費3元,每增加1小時就遞增1元,全天24小時不高于21元。此外,黃平縣還將建立個人誠信系統,對違章停車、逃避繳費的車主,采取媒體曝光、官方公布、列為不誠信車主、限制使用“慧停車”系統等方式,形成“一次違規、處處受限”的管理網,引導車主養成文明停車的良好習慣。
岑鞏、黃平兩縣智慧停車項目的上線運營,為縣級城市的停車治理提供了數字化、平臺化的全新思路和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有效路徑,對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設、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大示范意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