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15“金融消費者權益日”期間,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青島證監局和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統籌疫情防控與工作推進,創新金融宣教工作形式,聯合推出線上“金融知識大講堂”線上系列直播活動,自3月15日首播,一直延續到31日,圍繞20個金融話題共計播出26期,基本涵蓋社會生活中所需要的各領域金融知識,累計覆蓋三百余萬人,在金融科普教育的方式、渠道、廣度和深度上貢獻了“青島經驗”。
集合金融監管部門合力。為充分發揮各方職能優勢,進一步完善金融消費者(投資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2021年12月,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青島證監局和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簽署《青島市金融消費者(投資者)權益保護監管合作備忘錄》,就包括金融知識宣教在內的各項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加強監管合作。今年“3.15”期間的金融知識大講堂是建立監管合作機制以來,四部門首次聯合開展活動,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視。
創新運用傳播載體。3月初,青島受到奧秘克戎病毒的猛烈沖擊,萊西作為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各項活動按下暫停鍵,其他區市也不同程度受疫情影響,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各類聚集性活動均暫停舉辦。正值3.15“金融消費者權益日”,線上直播無疑是當前金融知識宣教的首選。同時,短視頻也是目前最有效也最受歡迎的傳播形式之一,在信息化時代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既不占用太長時間,又學到了新知識。本次視頻直播普遍將時間控制在了10到15分鐘。
優化內容供給。26期的直播活動無論從年齡維度還是知識結構維度,都可謂是金融知識的“饕餮盛宴”。在年齡維度上,既包含針對青少年的理性消費、防范非法校園貸等內容,也有針對中青年的如何理性投資、個人常見理財工具及家庭資產規劃等內容,還包括老年人的識別非法金融廣告和如何防范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非法金融活動。在知識結構維度上,既包括人民幣、外匯、存款、貸款、支付工具、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征信、證券、期貨、保險等基礎金融知識,也包括紅色金融史這樣的意識形態教育。
確保傳播聲量最大化。本次直播活動選擇與主流媒體合作,由媒體調用全媒體傳播資源進行預熱、引流、宣傳,依托當前流量最大的微信平臺的直播工具“微贊”平臺,一開播就瞬時“引爆”,實現了單場最高十五萬人,總計達三百余萬人同時在線學金融的熱烈情景。直播結束后,錄制好的視頻還可以以專題形式在各平臺進行二次傳播。此外,市廣播電視臺在《新財經》節目中設立“金融講堂”板塊,每天同步對當期直播進行報道,進一步實現了傳播聲量的倍增。
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本次系列活動結束后,視疫情防控要求,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青島證監局和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將繼續以廣場講堂、社區講堂、學校講堂、老年大學講堂和銀行網點講堂的形式進行多渠道、多維度的線下金融知識科普活動,延續活動素材和余熱,延伸金融教育“觸角”,線上線下聯動,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高的社會效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栗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