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八局發展建設公司承建的青島海天中心榮獲2022年CTBUH全球獎——最佳高層建筑杰出獎(300-399米)。據了解,CTBUH(世界高層建筑與都市人居學會)是國際范圍內專注于高層建筑和未來城市概念、設計、建設與運營機構,其每年評選的全球獎計劃,被譽為高層建筑界的“奧斯卡”。海天中心獲此殊榮,意味著其在項目高層建筑、前沿技術、行業實踐等方面,以及在開發、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領域已位于世界級高層建筑領先行列,“國際標準、國內一流、沿海領先”的定位實至名歸。
定位高端,引領時代設計理念。青島海天中心位于青島市市南區香港西路48號,是青島黃海海岸線城市群的地標性建筑,占地面積約3.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由三棟超高層塔樓及兩處裙房組成,其中T2主塔建筑高度369米,是目前青島市第一高樓。項目集超 5A 甲級寫字樓、高端奢華酒店、云上藝術中心、城市觀光廳、云端鉆石 CLUB、海天 MALL、海天公館七大業態于一體。自2021年6月20日盛大啟幕后,已經成為青島特色地標建筑和城市“會客廳”。在運營半年的時間里,先后贏得2021中國樓宇經濟新地標、中國最佳新開業酒店、游客最喜愛的旅游打卡地等多項榮譽,是青島市極具“綠色、科技、人文、智能” 特色的地標建筑與精品工程。
如此世界級高層建筑是怎樣煉成的?對此,中建八局項目整體在設計時,著重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和無阻礙的觀景視線,實現超75%的使用者擁有海景視野,超50%的使用者同時擁有海景視野和城景視野,創造了宜人、健康的環境感受。
高效建造,打造精品地標工程。海天中心原址為老海天大酒店具有悠久的歷史及絕佳的濱海地理位置,是青島城市歷史和市民記憶的見證,以“海之韻”為主題設計靈感,表達海浪的律動和青島的魅力,并向歷史致敬,創造出屬于當下時代的表現形式。
為和城市周邊環境呼應,延續從城市到海洋的景觀視線走廊,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持續優化施工部署,盡量縮小三座塔樓的工期差,并同步跟進裙樓施工,用連橋和樓梯將城市與濱海大道直接相連,從而有效整合城市天際線和濱海景觀環境。
在地下施工階段,中建八局項目團隊基于裝配式可周轉鋼坡道,合理布置溜管、伸縮式皮帶輸送機、汽車泵等機械,形成了混凝土澆筑的“立體矩陣”。多個區段有序穿插作業創造了混凝土澆筑350立方米/小時的海天速度。
項目塔樓,鋼柱設計采用超大直徑鋼管混凝土柱采用泵送頂升法進行施工,通過在柱頂設置IR-30紅外距離傳感器、在箱型柱底部側壁設置百分表并結合紅外熱成像儀監測技術,確保了項目的混凝土澆筑速度和質量。
在可持續性和環保策略方面,海天中心高369米的標志性T2塔樓,同時得到了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LEED金級和中國綠色建筑三星認證。在綠色建筑運維領域,屬于國家級領先示范項目創新驅動,打造建筑科技內涵,為完美展現出海天的風帆造型。項目基于組合與拆分架體逐漸增減網片及翻板方式,在建設過程中研發了可變角斜向爬升全鋼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不但能夠完美貼合南北外立面,更可一次爬升至頂。相較于傳統外架效率提升約40%。
T1塔樓的大宴會廳,鋼桁架南北橫跨58.8米,重約1100噸,是建設期間山東省內最大的宴會廳,為解決建造難題。項目在施工中采用“超大型構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14個吊點各配置1臺液壓提升器,歷時5小時一次性提升12.5米,位列在建時期山東省內鋼結構單次提升體量榜首。
項目團隊堅持以技術創新推動項目高效建造,為提升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水平,自主研發智慧建造云平臺,涵蓋了工程施工管理、現場管理、人員管理及數據監測等多個子項,實現項目全方位、全過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被評選為“中國工程建設行業互聯網發展最佳實踐案例”。
對于超高層建筑,大風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在300米高空,風速達到30米/秒,臨海尤甚。項目在T2塔樓頂部設置了世界上首個非規則水箱的液態阻尼器,以減震消能,增強樓體的整體舒適度。
對此,中建八局發展建設公司方面表示,秉承超高層建設優勢,中建八局高效建造、精雕細琢,助力“海之韻”作為青島城市地標,煥發城市活力、引領城市發展,為青島邁向國際化大都市步伐加碼提速,貢獻八局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