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或許可以被冠以虛擬之年,任意一個榜單上幾乎都有“元宇宙”、“NFT”。2021年3月,佳士得以接近5億的成交價拍賣NTF數字繪畫作品。到了7月,NFT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隨著技術的進步,萬物皆可NFT,幾乎引起了所有行業的注意。一大批公司和個人紛紛投入到NFT的經營之中,其中不乏全球領先的大型跨國企業、知名藝術家、名人明星等等。
2021年10月,Facebook將公司名改為極具元宇宙(metaverse)氣息的META,首款元宇宙社交應用Horizon Worlds也如期上線。坂本龍一從他的代表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中提取了595個音符,依次鑄造為NFT,單獨發售,瞬間售罄。
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資料單位。它可看為是一個數字物件的電子憑證,具有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的特點。圖片,視頻、音頻甚至一段文字都可鑄造為NFT,其NFT所有者將持有這些作品的產權,成為這些數字資產的擁有者。香港鼎益豐國際隋廣義先生曾說:“NFT或將帶來數字藏品的發展熱潮,全新文化與數字空間的結合,正走向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NFT的全新浪潮,將改變數字互動和商業運作的模式。目前,藝術、商業、傳媒等行業都在探索元宇宙表現形態。一個圍繞虛擬世界的生態正在形成。
當NFT遇上藝術品
數字藝術作品可以無限次地完美復制,沒有所謂的“原件”,插畫也具有這樣的屬性。但在以太坊區塊鏈中,發布時只需要加上藝術家的簽名,就能夠有效驗證真實性和所有權。這種即保護了藝術家版權,又能確保買家不會買到贗品,還沒有第三方介入抽傭的交易方式,令NFT在加密藝術品領域被廣泛應用。 代表性的NFT的平臺有SuperRare、Hashmasks、Rarible、MakersPlace等。
相比過山車般的行情走勢,脫離金融屬性的區塊鏈技術,以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底層技術,重構交易信任和鏈條,正在產業圈掀起一場數字革命。文化產業作為中國的一大支柱產業也在經歷著新時代新興技術的沖擊。在過去一年的時間,NFT已經成為毫無爭議的話題中心,以其獨特的性質和廣泛的應用場景正在形成現象級爆火領域。NFT+區塊鏈,如何喚醒沉睡的傳統文化IP?
當東方美學遇上NFT
香港鼎益豐國際董事隋廣義先生和著名書畫家李照東先生或許能為當下的文化企業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考。2021年,隋廣義先生和李照東先生推出以傳統文化元素為基礎,結合當代審美理念和新式文化核心的聯合跨界創作系列藝術作品——《百花花貴圖》。原作共有99幅,加密衍生品全球限量999幅。該系列藝術品一經推出,就在短時間內成功營銷一千萬元,尤其以加密衍生品銷售最為出彩。在NFT加持下,傳統文化與年輕受眾碰撞出新的火花,連負責《百花花貴圖》藝術作品總策劃的奇輪文化李若雯博士都直呼驚喜。
當傳統東方美學與現代潮流元素結合,通過豐富的場景來提升可延展性、交互性、可玩性,與物理世界進行聯動,定會吸引更多年輕人接受、走進傳統文化。
背靠中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積淀,NFT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逐漸發力,但依舊處在行業發展初期,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努力。NFT作為一種文化承載方式已經登上歷史舞臺,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認知,抓住機遇并利用機遇才能讓“不可替代”的中國文化乘著風“飛入尋常百姓家”。
請輸入驗證碼